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6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18篇 |
丛书文集 | 139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513篇 |
社会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对与赵国军事相关的成语典故进行了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又对其所体现的赵国军事文化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52.
本文首先引证大量材料指出,完整的盘古神话记载虽然见于三国时的徐整,但其内容因子先秦两汉的文献早有记载;进而结合大量的文献民俗材料说明早在佛教传入之前盘古神话已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再后指出远古时代的华夏大地是产生盘古神话的生活土壤,“外来”说只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对比和推论,缺乏辩证的和综合的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53.
赵道会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4-7
明清交替之际 ,三大著名启蒙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著作中均有丰富的社会稳定思想。其中 ,“为天下非为君也”、“使天下各得其所”的思想最具光辉 相似文献
54.
徐正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5):17-21
"文选学"从明代发展到清代,实现了由点评到实证的重大转变,生活在明清之交的顾炎武,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开路人.他的治<选>成就集中体现在其名著<日知录>中.其贡献主要是以<文选>入选作品及李注为原始文献,阐释古代典章礼仪,窥测传统文化习俗,阐发文学思想,探讨文体特点及文体流变等.他对所有问题的探讨,都能穷源溯本,援古证今,反复参考,戒发空论,奠定了清代实证学风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5.
尹彰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77-83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小篆作为正字,把古文、籀文作为重文(即异体字)。但也有把古文或籀文作为正字而把小篆作为重文的。段玉裁指出这是《说文》的变例,是由于这时的古文或籀文处在部首的位置而造成的。通过对《说文解字》“先古籀后篆”用例的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这种变例的原因有好几种,其中也存在由于错误而造成的情况。 相似文献
56.
赵明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16-17
姓氏之学是社会学、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姓氏的产生、演变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此文通过一些古文献资料的论述 ,说明赵姓始祖不可能是少 ,而是黄帝。 相似文献
57.
李玉端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6):78-85
明镇远侯顾成以武官身份镇守贵州而建立功勋,其墓葬后世称“武墓”;罗汝芳是阳明后学的代表性人物,其墓葬后世则称“文墓”。传二墓均立于安顺九溪村河畔。已有研究表明,“武墓”确为顾成长子顾统与其妻俞氏合圹,《顾夫人俞氏圹志》厘清了该墓茔之讹传数百年的谬误;“文墓”虽疑窦重重,为考古研究带来了许多疑云,却增加了对罗汝芳晚年生活际遇、思想由激进转为隐逸突变的深思,且从罗汝芳的“韦氏之识”“伤子之痛”和“隐居之谜”事件分析,其隐逸并葬于安顺九溪之说极为可能。 相似文献
58.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首先在唐代入画。其画表现的是仙人的生活,风格以“魁奇”出俗为主,与宋代的淡远风格不同。历史上第一位有功于陶渊明的大画家是北宋的李公麟,第二位是元代赵孟頫,他对李公麟画法有继承也有开拓。宋元人请陶入画与他们崇敬陶渊明的态度密切相关。明清两代与陶渊明相关的画很多,陈洪绶的陶渊明画是很有特色的一家。历史上的陶渊明绘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意义是多方面的:如它表明陶渊明及其作品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和画是相通的,而中国的诗和画之间的关系又有其特殊性;应该注重以优秀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深入研究等。 相似文献
59.
“谁识伤心郑都官,苍苍烟雨遍江蓠”--试论晚唐巨擘郑谷及其诗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秀芬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1):131-135
郑谷是唐末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按内容基本可分两大类:反映个人仕途艰难与时代乱离的悲情诗;选择侣僧学禅、复归自然、赋诗饮酒等方式弥合悲情的避世诗,其中映射出诗人光辉的儒学品格.其诗风清新浅近,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唐末五代直至宋初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60.
黄冕堂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2-18
赵俪生先生年轻上大学时便崇信了马列主义,参加过共产党领导下的“12·9”爱国学生运动和抗日游击战争;并是左翼作家联盟的活跃分子。中晚年,先生转入了史学和哲学研究。赵先生还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杰出教师,与某些重科研轻教学的学人不同,他历来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学术生命的一部分,其教学内容、方法、效果和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辉煌的和有口皆碑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