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7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异于郑学而义合王学,兼顾今古文经,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蜀汉经学家向朗、尹默、李仁及其子李撰皆受学荆州学派领袖宋衷、司马徽,颇得荆州学派真传。受巴蜀经学的扬雄拟经和杨谯谶纬学影响,王长文有拟经之作,谯周集谶纬学大成。蜀汉经学是三国时期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规模稍逊曹魏,然而成就斐然,独具特色,对蜀学与曹魏、东吴、西晋三朝经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2.
郑杭生自1980年代初在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探索中,由提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两种形态理论起步.从理论、历史和实践几个方面考量和设计社会学研究对象,提出“社会良性运行”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理念,并据此对中国社会学进行从探索、应用、拓展到深化的系统研究。这样的学术历程,是郑杭生和他的学术群体理论自觉的历程,也是形成中国社会学“社会运行学派”的历程。  相似文献   
93.
郑敏诗歌创作的艺术来源虽然深受冯至和里尔克的影响,但这只是她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来源,而不是全部来源,并且是在其后期诗歌创作中;在这之前,影响郑敏早期诗歌的有四个艺术来源,从而形成她早期诗歌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4.
北朝时期,以荥阳郑氏为代表的汉族士族与宗室统治集团结成了巩固的婚姻联盟。郑氏的宗室婚姻主要发生在孝文帝定姓族之后,且不同房支在宗室婚姻中的地位亦不同,另外还有嫁多娶少、不计行辈等特征。郑氏的宗室婚姻对该家族的政治成败、礼法门风皆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北朝时期荥阳郑氏宗室婚姻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士族社会面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5.
明代嘉靖年间黄省曾刻本《谢灵运诗集》是一部重要的谢集刊本,过去学者多遗憾其已不存,然原刊本尚存于上海图书馆。本文以这部诗集为中心,介绍谢灵运诗歌辑补的历史过程,并介绍一部由近代学者陈柱珍藏的,王运、郑文焯朱墨笔批校的谢灵运诗集,阐述其中批、校、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6.
贾政是有真性情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丢失自己真正的追求,成为一个失语状态下的典型文人形象。在书斋中他迷失自身,在贾府中、在父母和子女面前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在官场中也处于失语状态。探究其因,是封建文化自身的矛盾性、清王朝文化的存在样态以及《红楼梦》文本美学追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7.
汉代的诗学,基本上是《诗经》学,而《毛诗序》就是汉代《诗》学的纲领与津梁。“温柔敦厚”的“《诗》教”与《毛诗序》融合以后,“四始”、“六义”,“美刺”、“比兴”,“风雅正变”,“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等重要的诗学范畴,形成了汉代《诗》学的体系,并对汉以后的诗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心雕龙》与汉代《诗》学有极深的渊源关系。刘勰的诗乐观与《乐记》和《汉书·礼乐志》的关系紧密。受《毛诗序》的影响,刘勰弘扬了“四始”、“六义”。在美刺比兴方面,刘勰发展了《毛诗序》及汉儒各家对比兴的解释。另外,《文心雕龙》还继承和发展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相似文献   
98.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其诗书画被誉为“三绝” ,但很少有人论述他的印章。板桥善治印。其印文内容 ,“皆切姓切地切官切事” ;凝炼而集中地 ,精辟而形象地表现了板桥的身世、爱好、性格、态度和心愿 ;言简意赅 ,意味深长。笔者辑录此类印文凡 10 3种 ,实属罕见。现择其有代表性的 86种 ,分类加以考释 ,以供研究和鉴赏  相似文献   
99.
沈葆桢对祖国有四大贡献 ,一是创办船政 ,二是创建海军 ,另外两件则是保卫台湾、开发台湾。中国历史上保卫和开发台湾的第一位功臣是郑成功 ,第二位功臣当属沈葆桢  相似文献   
100.
某些"台独"学者为了替自己寻找历史根据而称郑经在台湾"独立建国";中国大陆也有人"以古鉴今"而说郑经是分裂国家的"台独分子".对此,不断有学者依据史料加以质疑和辩驳.近年新发现的郑经<东壁楼集>中的近五百首诗,呈现一位继承其父郑成功遗志和"遗民忠义精神",始终奉明正朔,矢志抗清复土,时而孤独消沉,时而慷慨激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郑经并非"台独分子"的佐证.对历史人物的判断要慎重,与某些"台独"学者针锋相对地争夺对历史、文化的阐释权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