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6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X整合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鑫 《管理学报》2015,12(2):157-166
对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黄光国和李平有着截然相反的判断,他们的观点可以看成是对立的两极。基于此,试图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开辟一条中间路线:既不完全同意黄光国关于本土研究必须采用西方科学哲学的判断,也不认同李平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哲学诠释,而是通过融会阴阳思想、儒道哲学、波尔互补原理及黑格尔辩证逻辑等中西哲学元素,尝试建构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道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样的一种哲学观可以被称之为X整合主义。  相似文献   
12.
民初是广州银钱业及其组织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 ,至 30年代初 ,其发展达于巅峰。由于新式银行的业务发展尚未成熟 ,故银钱业仍执广州商贸之牛耳。银业同业公会的成立与活动促进了本地域内金融资本家由分化走向整合 ,加之追求和平与有序 ,故成为近代乱世中之稳健因素 ,并在地方经济社会事务中经常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考补     
董仲舒的生年应是在公元前 198年左右 ,其亲见四世 ,是见汉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四世 ,他虽然生于汉高祖时代 ,因为年小 ,不能算又见一世 ;古代讲七十悬车致仕 ,不是准确的整七十岁 ,而是从七十到七十九岁都包括在内。董仲舒三年不窥的菜园应该在首都长安。董仲舒对策之年还是定于元光元年比较合理 ,其他说法不能解决的矛盾更多。董仲舒的墓在何处 ,还需要继续研究 ,难下定论。  相似文献   
14.
刘基诗文集版本较多,情况复杂,虽有人曾对此做过专门研究,但钟惺所评辑《刘文成公全集》一书,研究者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①。钟、刘之文在思想情趣及表现形式上迥异,但钟惺在评点《刘文成公全集》时,不置一贬语、极端推崇刘基之文。通过对《刘文成公全集》一书评点内容与钟惺文论主张、思想观点之比较,同时对坊间托名钟惺情况之探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题名钟惺评辑《刘文成公全集》一书,其评点者并非钟惺。  相似文献   
15.
冯浩菲 《文史哲》2006,(2):48-52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争议的重要人物。孔子对管仲的评论,也成为历来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肯定派学者理解为孔子称许管仲为仁人,这符合孔子本意;半肯定派理解为只谓其有仁者之功,未许为仁人,这种认识带有片面性;否定派认为孔子未曾以仁论管仲,这是完全错误的。孔子评管仲为仁人,有其理论上的根据,符合历史事实,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钟嵘在《诗品》中高度地评价了鲍照的成就:“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并以“諔诡、靡嫚、骨节、驱迈”准确地概括了鲍照的诗歌风格,对鲍诗“贵尚巧似,不避危仄”的创作倾向也提出批评。钟嵘首次对鲍诗的诗歌源流、风格特征、生平际遇、诗史地位等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对后世的鲍照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是近代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贯中西的人物,也是清末民初文化调和论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中和”理念贯穿于蔡元培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8.
陆机为太康之英的评价本出自钟嵘的《诗品》,但是有不少后来的论者不同意此说,或认为潘岳胜于陆机,或认为左思胜于陆机,总之,太康之英的桂冠不该属于陆机。这场学术公案已历千年而至今未决,近年竟有人著文要把太康之英的桂冠冠给左思。笔者认为,其实,不管是从人格魅力、文学创作、文学理论还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来看,太康之英的桂冠非陆机莫属,钟嵘对陆机的评价实为千古定评。  相似文献   
19.
宋神宗曾对货币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主要举措有 :禁用私钱 ,推行折二钱 ;扩大交子流通区域 ;大量发行度牒、官告、公据等有价证券 ;增强白银的货币职能 ;解除铜禁和开放铜钱出口。这些改革虽然并不彻底 ,但它防止了通货膨胀 ,相对稳定了货币流通秩序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成绩还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江津楹联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清代的钟云舫,当代的张述寅、王钟璘等都是楹联习俗在民间层面上的有效传承人。江津楹联学会、中山古镇、江津中学、中山镇初中等在江津楹联的传承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江津楹联教育传承的主要阵地。为更好地传承江津楹联这一文化品牌,当前应重点作好拓展楹联发展空间、倡行楹联习俗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