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6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907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科技术语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语义匹配过程,如何在考虑相关术语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将新产生的科技术语准确翻译为其它语言是科技工作者和术语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以语义场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以"水资源管理"及其相关术语为代表的英汉互译,结果发现:不同科技术语在同一语义场所涵盖的语义范围将会随着相关研究深化带来的术语界定细化而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新兴科技术语的翻译要充分考虑其所在语义场其它相关科技术语的翻译先例和使用现状所带来的影响,在翻译准确性和解读便利性之间做出适当的平衡。这是造成"水资源管理"及相关术语英汉互译处理极为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科技翻译者在工作实践中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22.
《周礼》的生态伦理系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以取法于天、以礼为治的思想为基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态伦理思想系统,其中包括完备的价值基础、伦理制度和具体的伦理原则。其保护对象主要有土地、山林川泽、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周礼》是世界上最早提到环境保护伦理法规的有系统的著作,其中的思想及措施总结了当时的生态伦理实践经验,对后世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陈丛兰 《唐都学刊》2012,28(4):23-27
《贞观政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学政治哲学的人性理论。其官德保障机制体现在内修与外治两个方面,一则从非制度的内在层面强调官吏通过思、慎和学的途径修身养德,二则从制度的外在层面加强旨在预防、考课与奖惩官员的吏治建设。体现自律与他律、儒学政治哲学与法家政治理念的统一,完善了中国传统政治外儒内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周王权力问题颇受学界关注,大量成果问世。本文旨在回顾东周时期周王权力的情况,简评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考述北魏、北周、唐时期出现的诸多追祖李陵的现象,以"拓跋鲜卑系李陵之后"为讨论中心,从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的视角出发,来重新梳理和解析此类深为学界所质疑的追祖现象.本文还结合时代背景,将李陵视为一种胡汉杂糅的文化象征符号,探讨了其在北方游牧人与汉地农耕民接触与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6.
会官审录制度是明朝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制度在明朝时期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会官审录制对加强明 朝中央集权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会官审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诸多特点和 蕴涵的精神意蕴对当今社会的法制建设仍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27.
西周玉器造型上仍保留了原始玉雕的特色,呈现平面化的倾向,它们以线为主,且内敛规整,尤其表现在动物型写实玉器中,成组佩玉也开始出现;纹饰上继承商代仍以阴刻线为主,但线条较商流畅婉转,一面坡纹和双勾线纹开始运用成熟,借助流畅而多变的线条表现出它的形神统一,气韵生动;风格上由祭祀型向礼仪性转化,因物赋形,因形饰纹,纹饰和造型之间搭配和谐自然,整体呈现出"错彩镂金"和"自然可爱"两种不同风格。在发展历程中,其神秘狂热、勇猛尚武的宗教文化印记逐渐被温文尔雅、中和静穆的人间礼乐文化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东周王城遗址发掘出的"六马之驾"是东周历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它所体现出的周代礼制从一方面说明了"东周王室衰而不亡"的历史现象,并进一步促使我们对东周王室的历史地位给以重新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29.
“无厚入有间”和“有厚入无间”分别为清代词学家周济和蒋敦复的论词之语,这种形象化的说法颇难领会。结合两家的其他词论,对二者的实质意义进行阐释,并揭示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30.
中正之道是《周易》全文倡导的一种思想,也是当代人趋吉避凶、和谐生活的一种有效方法.有中正继而达到合和,而要达到中正合和就需要人们日常的言行当位,当位进而处顺;而要达到中正合和、当位处顺,则需要正确把握时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中正和合、当位处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强调的都是时、位、度的重要性,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关系到对度的把握,而度的把握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