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6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民族学   14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25篇
理论方法论   132篇
综合类   332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通变论》之中心论题"二无一"命题的本意,是指在一个兼名中不存在任何具有独立符号性质的单名。在《通变论》中,公孙龙深刻阐明了兼名的独立性,正确揭示了兼名的合成规律、特点。因此,从《通变论》的思想意蕴来看,它实际上是一篇探讨兼名问题的符号学专论。  相似文献   
992.
刘丽 《殷都学刊》2007,(3):64-67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汉代的文学观是儒家思想占居着统治地位。事实上,两汉思想是有差异的,其经历了汉初的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到儒道互补、再到汉末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这样的一个逐渐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对屈原《离骚》的评价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993.
近几十年来,音韵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明清语音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发展。《中州全韵》是一部北曲性质的韵书,成书年代经考证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深入研究,发现其对明清韵书的体例及内容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历来对李白诗歌的研究多以诗歌内容为主,很少有专门从形式方面(包括格、律、韵)来研究的。这不能不说是李白研究中的一大缺陷。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混韵现象,说明对平水韵的改革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995.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艳电”,响应日本第三次“近卫声明”,公开叛国投敌。作为中共中央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站在反对汪伪斗争的最前列,对汪精卫的卖国行径和南京傀儡政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敌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海南省某县W乡和S镇50名16岁以上的黎族男女村民的定性访谈,了解他们对黎族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的认知以及与性和生育相关的观念。研究发现,两个黎族乡镇的社区性文化是不同的,而且在黎族社会对男女性是有不同的期望的,在衡量男女性的相关性行为时也有着双重标准,两个乡镇年轻的被访者也开始对性交易行为越来越宽容。因此,在以后开展预防性相关健康问题的工作中必须要考虑这些环境背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焦竑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学者,其史学著作《国朝献征录》,篇幅巨大,内容宏富,收录人物众多,对于明代史事和人物的研究,对于清修《明史》的考订、补充,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但由于清初的文化政策、《明史》的独尊地位以及四库馆臣的诋毁,《国朝献征录》流传很少,致使学人不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这部著作的学术成果和其独特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文章描述了《长恨歌》、《长恨歌传》、《杨太真外传》、《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长生殿》在情节、人物和主题上的增设和演变,辨析了作为文学题材的李杨故事与史实的出入,比较了诗歌、小说和戏曲对表现同一题材在文体上的若干差异。  相似文献   
999.
义训法研究是训诂学的一项重要内容。20世纪我国训诂学义训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40年代的开创阶段,对义训法的定义和分类都比较粗疏、零乱、芜杂;二是70~80年代末的发展阶段,定义和表述更加通俗明确,但仍嫌粗疏,不够科学,分类也不全面;三是90年代以冯浩菲先生《中国训诂学》为代表的渐趋完善阶段,该书所建立的义训法体系全面、系统、科学,独树一帜。综观20世纪我国义训法的研究,走过了一段从粗疏到严密、从零散到系统、从芜杂到科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00.
面对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危亡,梁启超、孙中山和李大钊各自提出了救亡之策。梁启超排斥无产阶级革命,孙中山溶化无产阶级革命,二者都把无产阶级革命当作民族独立之后的国内事务来处理,但只有把民族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融为一体的李大钊的救亡之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