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5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3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592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3181篇
社会学   181篇
统计学   8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英国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BASE)中关于lecture和seminar两个主题和情景的话语为语料,建立相对应的汉语语料库,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理论,从情态量值的角度对比英汉学术口语语体中的情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情态在英汉学术口语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英汉两种语言都倾向于使用情态的肯定形式,较少用否定形式;(3)英语学术口语更倾向使用低、中量值的情态词,而汉语学术口语则多使用低、高量值的情态词;(4)英语学术口语的高频情态词分布不均衡,较多地使用了低量值情态词can,而汉语的高频情态词分布相对集中,没有表现出过多使用某个情态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2.
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周边外交和亚洲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具体实践,将助力东盟共同体建设,促进次区域稳定和繁荣。本文通过对澜湄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动因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澜湄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3.
对高校学报研究生来稿中的学术不端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应从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增强著作权法意识、改革研究生考核评价制度以及缩短审稿周期、及时向作者反馈审稿信息等方面,来防范和遏制学术不端现象。  相似文献   
104.
李本红 《河北学刊》2012,32(4):194-197
学术期刊是学术和学科建设的重要阵地,应以学术性作为编辑审稿工作的唯一标准。然而,在现有学术评价体制的影响下,这一工作受到了诸多非学术因素的消极干扰,如以作者身份的高低而非稿件质量的高低来取舍稿件。这一非学术性倾向直接影响了审稿的公正性,也削弱了编辑审稿活动的意义,是学术评价异化的一种反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编辑应该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克服心理因素,排除思维定势,提高学术判断力,重视学术新人的发现和扶持,从而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和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多元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文捷 《阅江学刊》2012,4(5):87-9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上是以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的单一模式。近年来,受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程加快和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区域间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农村劳动力远距离就业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当地政府必须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开辟国外劳务市场等途径探索多元转移就业路径,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06.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social fields where inequalities are produced and reproduced. Nevertheless, we still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ways in which heterogeneities and inequalities have been experienced and interpreted by those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mobility. In this introductory editorial, we consider some of the crucial conceptual issues involved in the study of the nexus between inequa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mobility. First, we argu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manifold inequalities into account when examining this nexus. After all, inequalities can be detected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mobility process is structured around multiple heterogeneities rather than by a single one. Second, we discuss how international academic mobility and inequalities attached to it go beyond nation-state borders. Third, we argue it is beneficial to extend the scope of to the mobility process as a whole, as inequalities in opportunities and outcomes are intrinsically connected.  相似文献   
107.
农民是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体,其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信息化与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结,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是信息化在农村的发展目标,信息化在农村的发展要以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为基础,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信息化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以此推动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8.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racial and athletic identities of African American male college athletes to determine how the identities might impact the athletic and educational potential and performance of this specific group of college athlete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participants who responded negatively to a poor athletic performance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lower levels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In contrast, college athletes who highly identified with their racial group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igher levels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Overall, the findings reveal the intricacies and complexities of being a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and athlete at predominantly white institutions (PWIs) in the US. As such, the article detail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s they relate to African American culture, American sports culture, and higher education realities.  相似文献   
109.
学术自由是西方最经典、最核心的大学理念。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借鉴这一理念,在大学里真正实现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110.
吴晓刚  李忠路 《社会》2017,37(5):139-164
本文通过对“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中三所精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具有代表性样本的数据分析,从教育公平和人才选拔效率两个角度检验了自主招生政策实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教育公平的方面来讲,获得自主招生破格录取的学生更有可能来自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城市家庭和好的重点高中。从人才选拔效率的角度来讲,获得自主招生破格录取学生的学业表现、社会活动能力、非认知能力、毕业后的计划和实际去向与统招学生却并无显著差别。本文的发现对于如何完善自主招生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等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