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3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285篇
管理学   123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1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88篇
丛书文集   1509篇
理论方法论   595篇
综合类   9347篇
社会学   785篇
统计学   84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459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994篇
  2012年   928篇
  2011年   903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785篇
  2007年   815篇
  2006年   844篇
  2005年   782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688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1 毫秒
991.
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影响,进而涉及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密切联系角度出发,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2.
曹利民  万昌智 《云梦学刊》2006,27(2):134-135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学校运动会的指导思想与新时期体育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存在冲突,它不能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学校运动会创新应重新认识学校运动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学校运动会提出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视角,从校本研究、评价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网络与博客等四个方面来审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从中梳理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特征与走向。  相似文献   
994.
去向堪忧的中国古典学——“走出疑古时代”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春梅 《文史哲》2006,1(2):5-25
1992年,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十多年来,“走出疑古”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对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学术史”是与“走出疑古”密切相关的三个命题,其中“重估”是目的,“重写”是前提,“反思”则是“重估”和“重写”得以落实的根据。三者彼此互动,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走出疑古”论点体系。李先生以“走出疑古”为特征的“释古”与冯友兰的“释古”意向不同,与郭沫若的“古代研究”、李济的“考古重建”也旨趣有异,其最为崇奉的宗师是王国维。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古史新证”模式被李先生奉为“释古”的典范。李先生一直致力于以考古材料、简帛佚籍和“史实素地”论印证古书、释证古史,以期重新确立古书古史的可靠性权威,但是言辞始终含蓄委婉,是其追随者们的“证古”、“正古”及“现代古史史料学基本概念”等主张让“走出疑古”的内涵和走向明朗化、理论化。围绕古书、古史的考释及方法、规范等问题,“疑古”和“走出疑古”已经是狭路相逢、短兵相接。实际上,这已经不只是“疑古”和“走出疑古”之间的纠纷,更是关系中国学术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95.
张欢 《阴山学刊》2006,20(4):125-12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建设成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首要任务。信息是市场的生命线,只有信息工作做好了,市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虚拟专网基本概念和利用WIN2000SERVER建立虚拟专网服务器及常用的几种Client端软件配置过程的介绍,旨在探讨一种通过虚拟拨号远程访问内部网络资源的经济、高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网络诗歌的兴起是20世纪末的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传统的批评家和诗人往往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对其置之不理。目前的网络诗歌无论在文化心理、知识逻辑、现状与批评等方面都具有大众文化特征,从客观公正的角度上肯定其大众文化色彩绝不是要对其进行贬低,而是希望在明确其文化层次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范、扶植和正确的引导,并对网络诗歌、大众文化等一系列概念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998.
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郝锦花  王先明 《文史哲》2002,2(5):145-150
近代以前 ,中国社会以传统的“旧学”教育一统天下。 190 5年科举制度废除 ,标志着“新学”教育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新式学校的迅猛增加 ,“新学”教育机会的拓宽 ,以及失去往日旧学教育内在社会整合机制的“新学”教育体制 ,为绅士阶层提供了社会流动资源。与此同时 ,近代“新学”教育体制在学堂地域分布、各专业学堂比例、主要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始终疏离于乡村社会 ,从而进一步加速了乡村精英离乡的步伐。  相似文献   
999.
网络经济与政府反垄断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运行形式,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存在许多新的运行规律,由此导致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在形成机理与表现特征方面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政府反垄断的目标取向、内容确定及方式选择等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00.
党的理论创新的历程及其学术研究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党的理论创新的历程,可以看出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党的领袖人物对这些要求的理论思考、党的理论研究的学术资源以及全党的集体觉醒和理论自觉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党的理论创新与学术研究的内在联系,并能预示这种联系的发展趋势。随着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从权威型时代进入法理型时代,这种全新的时代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要求必将会逐步淡化领袖人物的个人色彩,而越来越彰显党的集体智慧和学术研究的功能和作用。党的理论创新与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已经越来越成为党理论上保持与时俱进的重要动力源泉,是党越来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