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从1981年到2008年,傅璇琮先生为各类学术著作撰序达七十三篇,现汇为一辑,题名《学林清话》。阅读是编,不仅可以体会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修养,还能了解傅先生在学术转型时期所做的思考及其意见,而多篇序言中所体现出的对后学的提携之意,也将成为学林佳话。综合全书观之,这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新时期学术史。  相似文献   
52.
在文献史料研究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广州陈家祠是一个集祠堂、书院、会馆于一体的建筑。这三种性质的东西汇合在一起体现了一个社会伦理的深层结构——即“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层伦理关系,反映出广州陈家祠在近代广州以及广东具有的特别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53.
夏永军 《云梦学刊》2013,34(2):19-24
松林书院的历史可以上溯千年,形成了有特色的书院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培养了众多的精英人才,并给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杨玉圣 《云梦学刊》2013,34(2):13-18
书院文化是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山东青州的松林书院是书院文化的活化石,是"青州学"的文化标本,借助松林书院可以进而建设"文化青州"品牌。  相似文献   
55.
书院的藏书、刻书活动是地方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书院藏书、刻书事业的发展,增加了该地区文化的总量,表征着地方文化的发展.书院藏书活动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藏书活动,不仅服务于书院师生,还面向当地不同阶层的民众.书院刻书在满足自身教学、研究之需外,还刊刻地方文献,致力于地方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6.
在今天的北京行政区划内,清代建立了18所书院,主要有金台书院、潞河书院、云峰书院、燕平书院、缙山书院和卓秀书院等,其中的金台书院在全国很有影响。北京清代时期的书院经费支出大致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和日常经费两大类。基本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书院的土地与教学器具的购置和房舍的建造、租用、修缮以及书籍的购买、图书的刻印等方面;日常支出经费主要用于发放书院教师、行政人员的薪金、工食钱、劳务费和生徒的膏火银以及办公经费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杂项支出,如祭祀费、纸张费、茶水费等,但这部分支出占书院经费支出的比重较小。从北京清代书院经费使用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和各级官员对书院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57.
中国话语从根本上是指中国所特有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中国的学术话语大略经历了从科学技术话语到社会科学话语再到人文科学话语的逐渐建构过程。中国现代学术话语大致可以划分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中国当代学术话语最大的问题是过于西化,在术语、概念和范畴上还比较单薄,对很多中国文化问题和现象缺乏有效的言说。建构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需要学习西方话语和继承传统话语,但更重要的还是创新,即根据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总结、归纳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术语、概念和范畴,同时建立我们自己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58.
历代潮州的祀韩书院——以碑刻资料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代书院教学与祠庙祭祀密不可分。自南宋以来,韩愈被视为开启潮州教育的榜样及儒学正统之集大成者,成为潮州书院最重要的祭祀对象。淳祐三年(1243),潮州量早的一所书院韩山书院就是在城南郊外的韩祠(庙)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随后,祀韩文化随潮州政区的分拆、发展而逐步向各个属县扩散。  相似文献   
59.
宋代“学田”的来源途径主要有:朝廷的赐予、各级官府的拨付与购置、民众乡绅的捐赠及书院创办者的自置。其中朝廷赐田、官府拨田及购田为官学学田的主要来源途径,而民众乡绅的捐赠及学校自置则为书院学田的主要来源方式。学田的出现,为宋代文教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60.
张维先生出身清末拔贡,朝考得中,任职学部;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同盟会;民国初年任国会参议院议员;后服务家乡,三度出任甘肃省议会议长等职.先生于诗、文皆有成就,尤于史学有很高之造诣、卓著之成就,曾三度受聘兰州大学(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学院、国立兰州大学)讲授史学,其著作<陇右金石录>诸书,被列为中央研究院国际交流书籍,为当时国内著名学者.本文是<还读我书楼文存>一书的序言,是在整理点校先生诗、文、史诸学遗书基础上,对其学术造诣、成就的介绍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