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8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69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通过系统的实验,对常温下生物质材料在秒量级脉冲加热下的导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本实验的条件分别进行了抛物线型和双曲线型两种导热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傅里叶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非常吻合,而双曲线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差很大,这说明在本实验的条件下,在所用的生物质材料中没有发现非傅里叶现象,同时也说明某些文献所述各种生物质材料的热松弛时间为秒量级的结论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32.
远程大气监测网络的信号与信道匹配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远程大气自动监测网络的信道、抗干扰和信号和与信道的匹配问题,介绍了该监测网的设计,讨论了远程设备的自动控制,以及远程通讯,可靠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3.
胀接对管板强度的加强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胀接使列管与管板紧密连接,管壁厚度的部分或全部可以考虑在管桥 宽度中.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胀接对管板强度的加强效应.  相似文献   
34.
对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功能作了简要介绍。对具有代表性的VAV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结构作了说明。分析了VAV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控制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35.
为了实现大型运行设备群的远程监控,提出了基于以太网络的空气压缩机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基于以太网络技术构成空气压缩机站信息传输网络体系,实现了空气压缩机运行过程的远程网络化监测与控制。通过该系统,能及时了解和观察关键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各种运行参数,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保障。论述了系统硬件的组成、实现方法以及专家系统在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就基于组态软件的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阐述。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能有效减少设备维修量,保证了供风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正弦型剖面的纵槽管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局部换热量与纵向坐标的关系。在拟合准则方程时,文中引进了一个新的特征参数L_c。并以此得到无量纲纵坐标z/L_c替代其他学者用实验段管长L来得到无量纲纵坐标z/L。且指出了原方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7.
运用PM3 和AM1 两种SCF- MO 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给出了5 种1- 苯基环己硅烷类液晶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生成热、偶极矩等基本性质,并联系有机电子结构理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应用偏微分数值网络生成技术,提出了水泵叶轮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轴面流道和流线,较好地解决了水泵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9.
介绍一个能对空气处理过程进行自动分析的计算机软件,该软件能生成湿空气的焓-湿图,显示空气处理过程,并对娄在动处理,为空调系统设备选择提供其础数据。  相似文献   
40.
航空客运收益管理的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收益管理决策目标的组成要素以及内外主要因素;讨论了容量、价格和销售数量三个决策变量与市场需求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地提出了达到收益管理目标可以采用的两条降低成本的途径和五种提高收入的基本方式;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集成性收益管理决策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