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6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327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n a one‐principal two‐agent model with adverse selection and collusion among agents, we show that delegating to one agent the right to subcontract with the other agent always earns lower profit for the principal compared with centralized contracting. Delegation to an intermediary is also not in the principal's interest if the agents supply substitutes. It can be beneficial if the agents produce complements and the intermediary is well informed.  相似文献   
6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discrete–time and continuous–time principal–agent models. We derive the continuous–time model as a limit of discrete–time models with ever shorter periods and show that optimal incentive schemes in the discrete–time models approximate the optimal incentive scheme in the continuous model, which is linear in accounts. Under the additional assumption that the principal observes only cumulative total profits at the end and the agent can destroy profits unnoticed, an incentive scheme that is linear in total profits is shown to be approximately optimal in the discrete–time model when the length of the period is small.  相似文献   
63.
战略导向的政府绩效管理:动因、模式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战略思维的逐渐兴起以及绩效管理科学化迫切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源于企业的战略性绩效管理思想逐渐为政府部门所关注,实践界和理论界都为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为政府部门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引入和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参考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模式和政府部门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了政府部门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模式、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64.
借助经济学中代理问题理论的分析,发现关联交易或称自我交易,包含代理人、委托人以及作为委托人交易对手的代理人的关联方这三方主体。相对应地,关联交易本身并不是一个交易关系,而是包含着委托代理关系、交易关系和关联关系的一个关系束。因此,从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在监管关联交易时,法律也应当针对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关系来有的放矢地设定相应的规制规则。  相似文献   
65.
基于治理的代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现阶段改善代建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着力点应该是项目管理制度层面的调整和优化,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代建项目治理。基于此需求,对项目治理这一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途径予以概述,包括它的本质、定义、内容以及它与项目管理的区别,并对代建项目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分析发现,实践中所提出的代建制改进建议均可归入代建项目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6个方面。  相似文献   
66.
基于多任务代理模型的管理者动态报酬契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Holmstrom提出的多任务代理模型出发,分析了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纵向多任务特性,并将管理者投入划分为追求当期财务绩效和追求企业能力两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多任务代理模型的管理者动态报酬契约。结果表明,基于多任务代理模型的管理者动态报酬契约相对于传统静态报酬契约具有明显的帕累托效率改进,有利于诱导管理者在不同维度上合理分配投入,避免短期效应的发生。最后,运用K集团公司的简单案例对其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7.
风险投资主体、银行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委托代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主体努力程度的影响因素和他们之间的双向道德危害风险,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解释创业企业家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的原因,在Casamana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赋予纯金融机构明确的现实定义,构建风险投资主体、创业企业家、银行三方参与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出双向道德风险下的最优权益分配.研究表明,若只有银行投资或银行和风险投资主体同时投资时,存在风险限制,当风险高于限制时,创业企业家不可能贷款成功;若只有风险投资主体投资时,则没有风险限制;若银行和风险投资主体同时投资,他们权益分配的最高限制将低于只有一方投资时所得权益分配的最高限制,风险限制高于只有银行投资时的风险限制;若机构在既无资金也无非资金贡献的情况下瓜分风险投资利益,将导致创业企业家努力程度降低;银行、风险投资主体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参与风险投资时,风险投资主体的最优权益安排与风险投资主体和创业企业家的生产力有关,随着风险投资主体生产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创业企业家生产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8.
基于对国内试点地区政府部门与代建单位的调研,提出由代建人实力与业绩、代建项目组织管理水平、代建管理大纲、代建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代建管理费用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代建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Likert 5点法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熵的方法,以条件熵度量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双基点法确定出代建人的优劣顺序,避免了依赖主观判断进行评分的弊端,提高了政府在代建人选择过程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最后,通过项目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Many large organizations use a stage‐gate process to manag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a typical stage‐gate process project managers learn about potential ideas from research and exert effort in development while senior executives make intervening go/no‐go decisions. This decentralized decision making results in an agency problem because the idea quality in early stages is unknown to the executive and the project manager must exert unobservable development effort in later stages. In light of these challenges, how should the firm structure incentives to ensure that project managers reveal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invest the appropriate effort to create value?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 a model of adverse selection in research and moral hazard in development with a go/no‐go decision at the intervening gat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ncipal's uncertainty regarding early‐stage idea quality—a term we refer to as idea risk—alters the effect of late‐stage development risk. The presence of idea risk can alter the incentives offered to the agent and may lead the principal to reject projects that otherwise seem favorable in terms of positive net present value. A simulation of early‐stage ideas, found through search on a complex landscape, shows that the firm can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idea risk by encouraging breadth of search and high tolerance for failure.  相似文献   
70.
为了使编制的招标文件真实地反映业主的需求,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促进招标代理机构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利用原型逼近的方法,设计出项目需求的转化机理,确定项目初始需求、还原逼近真实需求,并在招标文件的编写中予以体现,达到业主需求的最终转化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