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21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urveillance technologies may be capable of monitoring a domain, but they need a sufficiently orderly domain to monitor.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ecretive effort to institute artificial-intelligence-based ‘smart surveillance’ in the New York subway, using object- and pattern-recognition algorithms to identify dangerous activities in video feeds, such as a person abandoning a package. By considering the necessary preconditions for computer vision systems to recognize patterns and objects, I show how smart surveillance was challenged by the lack of visual and social uniformities necessary for smart surveillance systems to make its fine-toothed distinctions. In spite of vast resources and involvement of a major military contractor, the project was eventually deemed a failure. Although problems in computer vision are being incrementally solved, those improvements do not yet add up to a holistic technology capable of parsing the real-world ambiguity of open-ended settings which do not meet the assumptions of the detection algorithms. In the absence of technologies that can handle the actual mess, the world itself must cooperate, but it often does not.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looking beyond the claims of technical efficacy in the study of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to discover how technologies of inspection and control actually work, as a means to cut through the heavy rhetorical packaging in which they are sold to their publics.  相似文献   
102.
103.
家具设计中材料肌理表现主要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表现效果。肌理是家具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家具设计中运用不同材料的肌理效果可丰富家具形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使之或自然、温馨、质朴;或丰富、新奇、多变。充分表现家具设计中材料的肌理美。  相似文献   
104.
人工智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也存在谜一般的难题和挑战。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反思,在分析人工智能两条发展路线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案例,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对后人类和后人类时代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产品的生命期缩短,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并推向市场。产品的研发离不开项目管理技术,因此项目管理在企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知识型企业中。从人工智能领域中兴起的Agent技术为项目管理中一些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Agent是一种能够实时地、动态地、自主地与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进行交互的智能系统。论文中对基于Agent的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基于Agent的项目管理系统框架,确定了系统中需要设计开发的Agent的种类、功能、通信方式等,并建立了Agent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6.
知识结构化方法用于纷繁复杂的不同知识领域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并用学术俯瞰图等可视化图表来表示这些联系。该方法有利于知识创新,可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教学和经营决策等许多领域,受到国际上一些名牌大学的重视。在"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和应用知识结构化方法,指导学生建立人工智能的知识和方法的学术俯瞰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7.
阐述了机器学习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讨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及应用与发展前景,并对机器学习研究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8.
以通俗小说和戏曲为代表的俗文学一向被封建统治者和正统文人所不齿。明代李贽以“童心说”出发论文,“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使通俗小说和戏曲可以具有与诗、文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李贽在实践上投身戏曲、小说批评,提出化工与画工的概念,初步建立起戏曲、小说批评模式。李贽这种以“童心”为基础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观改变了俗文学一直被看作地位卑下文体的传统观念,不仅从美学品位上提高了俗文学的文本价值,并且促进了俗文学的传播和普及,对当时俗文学的繁荣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性图像检索方法,它利用信息熵理论,分别对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进行描述,给出一个综合的相似性匹配算法。该方法首先分割图像,把一幅图像划分为若干子区域,抽取图像的主要形状和统计其所含的角度信息;然后利用信息熵计算图像之间的颜色、形状和纹理互信息。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新的相似性图像检索方法具有更好的图像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人工智能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风险和伦理争议."机器换人"的忧虑成为社会各界乃至个人关注人工智能的焦点.经文献分析,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会通过对劳动力供需结构、组织商业环境、社会分工方式以及劳动者的工作场景和认知结构的影响,进而实现对劳动力、组织、职业、任务和技能的替代和革新.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之间应建立动态适配、融合互补、和谐共生的伙伴关系,实现技术进步与人类利益的共同繁荣.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正处于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新旧动能转换期,增加就业机会、保护劳动权益、更新职业技能、设置技术伦理底线等政策措施,能够减轻人工智能替代人力资源带来的负效应,消解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领域带来的无益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