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78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2082篇
社会学   23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汉语音节和构调、词语搭配存在相关性。语素的音节特点、双音节化倾向、四字格成语的大量存在和音节式的缩略词是音节和构词相关性的重要方面。汉语的音节特点也影响到单、双音节词语的相互搭配以及某些虚词的使用。汉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有不少是由不了解词语构成在音节和语音节律方面的制约因素而引起的。从语言交际技能的角度看,准确把握节奏规律的实质就是建立准确、健全的节奏语感,而加强诵读教学便是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2.
理工科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理工科专业大学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他们缺乏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这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语篇分析与阅读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着重阐述语篇分析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分析语篇与语句之间的关系 ,说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之上 ,从而说明语篇分析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4.
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技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影响大学生听力水平的主要因素—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 ,并且探讨了如何克服它们以提高听力技能 ,比如说分析语境 ,抓住关键词 ;思想高度集中 ,注意连贯记忆重要细节 ;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等 ,同时教师和校方都应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  相似文献   
25.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图书文献出版量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在明显缩短,读者对文献需求的程度在不断增长和提高,合理的藏书布局越显重要。通过对我馆阅览室藏书布局的分析,指出了阅览室在藏书布局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6.
本文考察自先秦到唐初的《诗经》阅读情况,认为《诗经》之文本意义有一个从阅读的文本向文本的阅读的转化,《毛诗正义》则为这种转化作了总结。先秦之时,当《诗》成为独立的阅读文本时,只具有词汇的意义;两汉的章句经学注意到《诗经》的语言形式,但是,四家诗同为阐明圣人之意,严守师法之授,故其差异,不过是阅读的“版本”不同而已;魏晋以后的《诗经》阅读,注重诗情文理,人自立说,表现出注重文本的特色;唐之《毛诗正义》受到魏晋诗学的影响,解说《诗序》、毛传、郑笺的孔疏,因注重文理而表现了一定的文本意识,披露了小序与诗辞之间的矛盾。但是这部钦定的著作,又一次使《诗经》的阅读回到“版本”阅读的底线,从而表明,《诗》只要是被作为经学的读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27.
泛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最有效的学习模式.所以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本文中我提出一些泛读教学法共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8.
AIDS education started very early in Zimbabwe and is now compulsory in all schools. This evaluation docu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IDS Action Programme from 1991 to 1998. Six programme aspects were evaluated: programme start-up,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development of syllabi and materials, teacher training, research,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e Programme drew on resources from within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system. Due to broad-based consul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t was supported by Government and partners. Flexible management ensured implementation of mid-course correctio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school AIDS programmes should stress 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life-skills training. Curriculum writers and teachers needed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in participatory techniques. Cluster workshops between district and school levels were needed to strengthen the cascade model of teacher training that had been adopted. Systematic research,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were essential, including follow-ups to baseline surveys. The Zimbabwean programme was well-designed, relatively inexpensive and replicable.  相似文献   
29.
A core element of the sociology curriculum is the methods course, intended to teach students the value of systematic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ocial world. However, this one-shot approach to teaching methodological skills is ineffective and not well liked by students or faculty. A more effective approach is the integration of active learning assignments and projects that teach and reinforce these skills throughout the curriculum, from the introductory course to the substantive content courses. This paper describes my experiences with this approach, outlining various activities and research projects used to teach methodological skills. Also highlighted are the outcomes reported by students and the benefits for teaching sociology courses. A discussion of the possibilities for disseminating and using the research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integrating research across the curriculum, as well as several teaching tips are also included.  相似文献   
30.
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不同类型读者的心理;分析了读者阅读心理其目的是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增加心理思维,使图书馆业务工作富有心理科学逻辑,从而充分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研究了读者群的阅读心理,从教师读者群体及大学生读者群体的三个阶段,即新生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大学二、三年级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毕业生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进行分析。结论认为研究读者心理是做好读者工作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