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68篇
管理学   49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93篇
丛书文集   269篇
理论方法论   257篇
综合类   1864篇
社会学   689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运用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公共品供给过程中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并以一项不成功的饮用水工程作为例证,从中发现:传统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使得农村居民对于公共品的付费消费持谨慎态度;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往往忽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失败的公共品消费经历会降低农村居民再次参与公共品消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92.
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城市交通系统对老龄化社会的适应性。根据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利用非集计理论和方法构建的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模型,可从源头上分析影响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的个人、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并对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是否持有驾照、月票,家庭月收入,家庭交通工具拥有情况等对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利用模型估计得到的参数计算事件发生比,可进一步了解各影响因素对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古代小说善于将人物内在难以捉摸的"情"传示为有迹可寻的"态",在描写情绪发作时,常添加修饰性的伴声体态语,突显人物情绪爆发状态;其次是夸说因情绪波动而造成的生理性条件反射体态;此外还多依据特定的文化规则,来追摄"七情"波动引发的两极性的"笑"貌和"哭"相,这些表情追摄有助于人物的道德增值、悲剧营造、神情传达,并能绘形绘声地给读者以直观感、画面感。  相似文献   
994.
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一直是各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在人类熟知而又陌生的动物王国里,存在着一些有益于改善一个组织的奇特行为。根据一些动物行为和习性的研究结果,结合学生管理中的实际情况,这些动物行为对学生的目标管理、团队管理和奉献精神培养是很有启发的,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995.
文化和种族因素在临床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于对白种人群研究基础上的评估技术在用于非白人患者时可能是不准确的,也可能导致,临床工作者缩小或夸大对其他文化群体成员的心理问题。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临床工作者可以用不同方法去防止评估中文化偏向的消极影响。此外,人类行为在各种情境中是否具有稳定性是一个引起人们激烈争论的问题。传统的人格理论家认为,行为在不同情境中更加具有稳定性;而学习范式理论家认为,行为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更加具有可变性。  相似文献   
996.
“义乌模式”一直受人们关注。阐释“义乌模式”的内涵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本质特征、分析义乌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作用,并就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独特发展路径与竞争优势进行多面解读的结果表明,科学发展规划要尊重市场规律和本地比较优势,体制创新源于发展中面临的障碍,持久的竞争优势有赖于连贯的发展政策和稳定的经营环境,松紧适度的政企关系是保证市场稳定而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网络平台包含着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网络交流沟通类应用形式的出现集中代表了“面对面”人际传播方式在网络世界中的移植和复制。网络人际传播应用是互联网介入真实生活的重要渠道.这种方式正深刻改变着现实中人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模式,集中呈现出“思维碎片化”、“信息自我暴露”、“时间自由选择”、“关注议题公共性”等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998.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2012,59(3):259-276
ABSTRAC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compare the sexual concerns, interest and experiences in discussing these concerns with their doctor for women of “Only Men” and “Some to Only Women” sexual orientation. A survey was mailed to women patients from two military outpatient settings, with 1,196 women responding. Of eligible respondents (N = 1,170), 90% reported “Only Men” and 10% reported “Some to Only Women” sexual orientation. Sexual concerns varied by sexual orientation, while interest and experience in discussing sexual concerns and desire for physicians to initiate the topic differed minimally. Women with “Some to Only Women” sexual orientation have both similar and differing sexual concerns compared to “male-only” oriented women. Larger primary care patient-based studies of sexual health care needs of sexual minoritie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999.
以管理者对对象来研究羊群行为,在对有关投资者羊群行为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度量管理者羊群效应的指标,然后结合中美市场IPO行为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证券市场的IPO发行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相对来说,中国证券市场的IPO行为羊群效应程度更强。  相似文献   
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male-male sexual behavior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I begin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major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omosexuality and a clarification of some concepts in human sexuality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Following is a presentation of several established evolutionary theories of homosexuality and a critique of their major assumptions. Based on common patterns of male-male sexual behavior in humans identified by anthropologists, I argue that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male-male sexual behavior is based on the same dominance-submission mechanisms that gave rise to male-female sexual behavior. Further, I argue that male-male sexual behavior evolved more fully in human males than in other primate males because male-male alliances played a greater role in human male reproductive success. Specifically, male-male sexual behavior is speculated to be an exaptation of the sociosexual behavior used by primates to establish, regulate, and maintain relationships. It is posited that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in human males reinforced alliances that contributed directly to male survival and indirectly to male reproduction. This alliance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ale-male sexual behavior is compatible with broader current theory on human evolution. The same neurological mechanism theorized to be involved in male-female sexual attraction and behavior is purported to mediate male-male sexual attraction and behavior. Finally, I argue that exclusive same-sex attraction in human males is due to an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cultural, develop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doi:10.1300/J056v18n04_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