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9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81篇
管理学   55篇
民族学   8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058篇
理论方法论   216篇
综合类   5129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文学史的核心价值与古今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分析在过去的文学史研究中古代与现代相互隔绝的成因与弊病 ,提出从重新阐释中国文学的历史与传统入手 ,沟通古今文学 ,研究其演变的过程 ;提出文学史的核心价值是文学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文学在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并主张以此核心价值为主线来研究古今文学之演变。  相似文献   
92.
科幻小说具有科学基因与文学基因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从根基上决定了科幻小说与科技创新有着不解的情结,从科技探索的动力层面和科技成果的孕育层面论述了科幻小说的创新价值,以期引起人们对文学科学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93.
读者·作品·召唤结构--关于多维文学接受的一种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四要素中,“读者”是最后一个进入研究领域的。注重读者创造性的文学接受过程事实上涉及到接受主体的一切方面,并通过作品的阅读评价曲折地反映出来。受伊瑟尔认为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式的存在启发,我们提出读者也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召唤结构”,并主要通过心理学和哲学解释学的方法为文学接受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做出一个尽可能清晰的理论描述,使文学解释获得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立足点,进而对读者的接受心态起到一个预先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马相武教授的《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夸大了短信文学的社会文化意义,离学理和事实甚远。假如我们看不到文学降低高度所潜藏的弊端,以为“文学能够降低自己的门槛”就任其降低门槛,甚至还鼓吹“文学需要降低自己的门槛”,那就很有可能得不偿失了。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潜藏于新技术背后的商业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竭力避免走入“技术万能论”的心理误区。倘若把“文学本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寄托在“新技术和新载体”上,那么,虽然不能说完全是梦想,但仍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相似文献   
95.
用现代眼光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人类文化的终极指归具有同趋性,即在于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多重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语文教育的人性复归,已成为历史的文化的必然。它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与内涵的丰厚性,是一种集人类文化之精华、千方百计唤起人性、培养人性、传播人性、促进人性成长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充满了哲学的、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网络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悄然兴起并成为一种时尚,对它的评价从一开始就褒贬不一。网络学在中国的发展无论在形式、内容以及技术的应用上都明显带有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该试通过后现代主义理论对这种新兴的学形式作以研究和探讨,更多地对网络学提出了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97.
“生态文艺学”作为一门新兴文艺学科 ,由于学者们所存在的视域差异及遵循的学术范式不同 ,其预构的文本存在着很多可写的形式 ,这本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然而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 ,这种状态毕竟是一种不利因素 ,我们应该对之进行必要的检视 ,使它朝着理想的文本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8.
文章探讨了网络对文学活动的强大影响,进而闸述了后现代状态下网络文学话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
本文运用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 ,对鲁迅小说中的逻辑问题进行分析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
李清照与安娜·阿赫玛托娃是不同国家的两个伟大的女诗人,她们的生活经历迥异,创作道路相似。她们的经历是时代和心灵历程的记录,是精神宝库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