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109篇
丛书文集   144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1083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01.
政策终结的可行性探究--求解公共政策"有始无终"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领域长期存在着一个"有始无终"的难题,即公共政策一旦制定出来,在完成了其目标或使命后却迟迟得不到终结,原因在于现实中的政策终结面对很大阻力,受到诸多障碍因素的制约.然而,它所导致的资源巨大浪费、政府低效和机构膨胀等负面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促使那些过时的、无效的公共政策得以终结应摆上当前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在这种背景下,从分析公共政策"有始无终"难题入手,研究公共政策终结之可行性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丽欣 《河北学刊》2003,23(5):204-206
“三农”问题凸现了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转移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取向 ,经济学理论充分证明了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吸纳农民进入城市 ,完成村民成为市民的嬗变 ,既符合经济运行法则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3.
张欢 《阴山学刊》2006,20(4):125-12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建设成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首要任务。信息是市场的生命线,只有信息工作做好了,市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得知,一方面通过就地转移的方式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很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中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地降低。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把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城镇转移模式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上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05.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问题上遇到了重重困难。而小城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 ,是农村富余劳动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可以很好地满足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需要。必须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 ,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06.
劳动价值论与我国当前的几个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及人们对它的传统理解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些重要现实问题产生了矛盾 ,从而引起理论界对劳动价值的再次讨论。在总结当前讨论的主要焦点的基础上 ,得出劳动的形态应从体力劳动为主转向脑力劳动为主 ;劳动具体分类还应区分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观点。对于价值源泉问题 ,作者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概括出四种观点 ,针对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实存在的问题 ,在认真分析了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与私营经济的发展等问题的矛盾 ,升华出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7.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echnical limitations of audio recordings and how those limitations impact the reliability of sound evidence in police use of force cases. In audiovisual recordings, audio is often assumed neutral, redundant or to have the same limitations as its visual counterpart. Bringing together film theorist Michel Chion’s concept of audio-vision and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mobile audio recording,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how design priorities and compression processes can influence the way sound evidence is perceived. By failing to acknowledge audio recordings as distinct from their visual counterparts, they are rendered invisible and are therefore under scrutinized throughout legal processes. This neglect becomes notably problematic in cases of police use of force where audio/visual recordings often work to bolster the already privileged officer testimony.  相似文献   
108.
石亚碧 《河北学刊》2007,27(6):223-227
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及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借鉴国内外专家关于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经验,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6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数据等,从河北省优势工业产业在全国的地位、竞争力比较优势、品牌建设、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突出问题等方面,对河北省优势工业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上提出了提升河北省优势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及路径.  相似文献   
109.
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生命力受了压力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主张上,他的这一文艺主张显然有独到之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很大影响,但是他的接受态度还是客观的,他从苦闷产生的原因为性的压抑和消解压抑的途径这两个方面批判并补充了"精神分析学说"。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指出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