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84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554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2370篇
社会学   26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3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人类全面进入网络化时代 ,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 ,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组织结构、校园秩序、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改变。校园的管理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2.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性主义的产生,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启迪和影响:西方女性主义开辟的话语系统,提出的讨论范畴,如婚姻自主、人格独立、参政权、教育权、产儿制限等,被直接用于新文化运动前期女性主义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女性观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进入中国,并以其阶级的视角而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女性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3.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辅导员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分制是目前倍受关注的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热点之一,它的建立和完善在我国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4.
浅析数字化校园及其应用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校园是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崭新概念。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的内涵、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和评价了一些构建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技术,对目前正在兴起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分析,阐述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实践出发,探索出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统领师生员工思想的基本职能,以灵活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36.
建设绿色女子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对大学的呼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绿色大学就是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行为、计划、思想和观念等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女子大学应该发挥自己性别特长,把绿色大学作为一种价值进行追求.本文主要从绿色女性人才、绿色产业、绿色校园三个方面论述了建设绿色女子大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37.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校园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伴随着校园网络产生的校园网络文化提供的空前优越的文化环境,改变着传统的办学理念,培养着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师生自觉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来,同时校园网络文化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和冲击,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本文就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带来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建设和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会齐 《兰州学刊》2008,(7):43-45,72
21世纪的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大方面去落实,它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实践。  相似文献   
39.
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说明地方大学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效应。绍兴文理学院承传越文化之“发愤图强”精神、“经世致用”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名人精神,并经过批判和文化过滤,培育和凝炼成“修德、求真、图强”的校园精神。学校以百年校史积淀的文化精神熏陶培养人才,同时也影响社会,发挥了学校对于地域文化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和强化作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0.
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具有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性别比偏低、文化水平较低,且民族、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目前制约健康老龄化的非经济因素主要有法制环境问题,政府、社区组织老年工作问题,以及养老文化面临冲击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三条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