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1326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162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1799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complexity of biological systems, there is often a choice between a number of apparently equally applicable physiologically based models to describe uptake and metabolism processes in toxicology or risk assessment. These models may fit the particular data sets of interest equally well, but may give quite different parameter estimates or predictions under different (extrapolated) conditions. Such competing models can be discriminated by a number of methods, including potential refutation by means of strategic experiments, and their ability to suitably incorporate all relev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For illustration, three currently used models for steady-state hepatic elimination--the venous equilibration model, the parallel tube model, and the distributed sinusoidal perfusion model--are reviewed and compar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area of risk assessment. The ability of each of the models to describe and incorporate such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s protein binding, precursor-metabolite relations and hepatic zones of elimination, capillary recruitment, capillary heterogeneity, and intrahepatic shunting is discuss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dels in hepatic parameter estimation, extrapolation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interspecies scaling are discussed, and criteria for choosing one model over the others are presented. In this case, the distributed model provides the most gener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taking place in the liver, and has so far not been experimentally refuted, as have the other two models. These simpler models may, however, provide useful bounds on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on extrapola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22.
市场制度的建立程度、企业创立条件的高低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受保护程度影响乡镇企业家的需求与供给 ,导致乡镇企业创新乏力和资产流失。健全乡镇企业家成长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是保证乡镇企业家的有效需求和供给的真正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3.
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轨道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介绍了轨道模型在供应链企业合作中的应用 ,根据合作程度的不同 ,伙伴企业处于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不同轨道。文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运用轨道模型分析了企业间合作关系以及这种合作关系的变化。一方面使企业间的合作问题简单化 ;另一方面 ,轨道模型便于对合作问题进行深入的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24.
基于需求不确定性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需求不确定性环境下供应链成员的独立存货成本模型,运用模拟退火法对该模型进行52周的仿真,求解存货最佳订购数量与最佳再订购点,从而比较出不同存货控制策略的供应链存货总成本及订单满足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25.
逆向物流及其整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逆向物流是物流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已经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逆向物流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并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对我国企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用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方法。色谱条件为 非极性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柱温40℃ 汽化室温度200℃,检测器为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 检测器温度250℃ 载气为高纯N_2 流速3.2mL/min,尾吹气流速56.8mL/min,采用不分流进样 吹扫时间0.61min,吹扫流量20mL/min。实验表明 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比国标方法大大提高,适用于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27.
公共经济的主体选择理论依据和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公共产品理论”形成之前,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受到自然法的影响,认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天然是政府,并认为政府是理性的、至善的、唯一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所谓市场经济,简而言之就是由民间自由交换实现‘私人物品’的有效率的生产,而由政府负责安排公共物品的供给这样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8.
针对供应链的治理难题,提出信任具有决策、协调、约束和简化等功能,信任机制是非垂直管理体系特别是供应链的理想治理工具,由此建构了多层次的供应链信任治理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9.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供给结构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供给结构角度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寻求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0.
供给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公共产品供求矛盾的一个根本原因。现行单向的决策机制、一元的供给主体和垄断性供给方式带来诸多弊端。创新供给机制,建立自下而上多利益中心决策机制、建立包括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内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机制和供给方式。法律规制中应赋予不同利益组织参与决策权,主体间供给责任分配。规制法律既有公法还包括私法,并遵循双重利益平衡和充分竞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