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25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953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非对称情况下的多物品拍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讨论当投标人之间存在不同的预算约束时两物品的序贯增价拍卖,对于物品之间不同的关系(互补、替代或者不相干的关系),物品价值大小的不同及与预算大小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简单的完全信息模型下,我们分不同情况讨论投标人的均衡出价策略,并发现对卖方来说,先拍卖价值高的物品是弱占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低碳视角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契约中的激励关系,进而采用调研获取的微观农户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呈现出弱激励特性,主要原因在于农户进行低碳生产努力的经济价值未能显化,以及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所呈现的刚性特征。通过运用农业碳计量模型核算碳产品产量后发现,并非所有农业项目的经营都实现了碳汇量盈余,部分农户在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长期来看,农户逆向选择风险较大;因子得分结果显示农户在碳产品生产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不高,代理人农户以低碳为目标的生产性努力缺乏有效激励,进而导致农户低碳生产态度与低碳生产行为发生了背离;农户低碳生产意识、态度、行为是农户低碳生产努力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以低碳生产态度影响的重要程度最高。实现农业净碳汇效益经济价值的显化、提升农户低碳生产的积极性是强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有效性的两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3.
债券增信能帮助企业以更好的条件发行债券,因而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影响。通过对2007-2015年上市债券的研究发现:债券增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但不同的增信方式(第三方保证、抵押和质押)其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采用抵押担保的增信方式效果为最佳;并且,债券增信对企业创新的提升效果在融资约束企业更为明显,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4.
基于技术水平和规模化水平时空差异,收集不同养殖模式生长周期、出栏量等关键数据,对全国和各省生猪养殖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998-2015年,全国生猪养殖碳排放量呈震荡上升趋势,从1.08亿吨CO2当量增加到1.33亿吨 CO2当量;规模化养殖逐渐取代散养成为碳排放主体,2015年其排放量占比达到73.57%;四川、湖南、河南、山东等生猪主产省份碳排放量居全国前列;LMDI模型的分解结果表明,生猪产量扩张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推动碳排放量增长43.93%,技术进步和养殖规模化则将碳排放增长削减了近一半。因此,提高养殖技术、推动规模化养殖、应用沼气池处理粪污将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25.
Accurate forecast of the carbon trading pr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carbon trading market.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scale combined forecasting method for carbon price based on mixed structure data. First, the Google Index is used to extract the unstructured data related to the carbon price.The dimensions of unstructured data are reduc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n, EMD is employedto the structured data,unstructured data and the carbon trading price to obtain different IMFs, which are reconstructed by the Fine-to-Coarse technique to get low, high frequency sequence and trend sequence. Furthermore, the three items are predict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ARIMA, PLS and neural network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each scale in time series. Finally,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are summed to get the carbon price forecast sequenc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sed to forecast carbon price in EU.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prediction method and the prediction method that time series aren’t decomposed by EMD, which is of great applicability.  相似文献   
26.
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的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此研究不同省市的居民低碳意识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引入居民年龄结构效应、收入水平效应因素,扩展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模型,并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30个省市中,12个省市的EKC曲线呈现“倒U型”,7个省市的EKC曲线呈现“U型”,10个省市的EKC曲线是斜率为正数的直线,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存在EKC曲线;经济发达是居民低碳意识较强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收入水平效应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居民年龄结构效应的贡献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27.
碳排放问题是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按照"自下而上"分析法对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进行定量估算,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将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划分为高、中、低三类碳排放区域,具体剖析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碳排放总量、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区域旅游业碳排放的重要指标。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而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则逐年下降,旅游业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2)区域旅游业三大部门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旅游交通是区域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旅游活动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而旅游住宿碳排放波动性较大。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累积碳排放总量为4 764.05万吨,其中,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三大部门占比分别为66.52%、25.80%、7.68%。(3)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东部沿海 > 鲁中地区 > 鲁西地区,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则是东部沿海 > 鲁西地区 > 鲁中地区;从碳排放指标上看,山东省大多数地市位于中高旅游业碳排放的行列,东部沿海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区。  相似文献   
28.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核密度分布和莫兰指数对中国2000—2015年30省份碳排放强度的动态趋势及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30省份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新常态以来低碳步伐加快;(2)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集聚性具有高水平集中、低水平集聚特征,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增强;(3)本省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本省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邻省份的外商投资规模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本省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因此,未来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优化相邻省份间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进步是中国促进区域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同时生态城镇化以及继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也是减排潜力因子,省域间的减排空间溢出效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9.
盐化产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行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盐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低碳发展的机制进行评述,分析自贡市盐化产业碳排放的现状,提出政府需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引导机制、驱动机制、规制机制和补偿机制,分析碳交易市场构建需要建立的定价机制、交易机制和产权机制,阐述行业部门可以构建的锦标机制、集群机制、认证机制和协调机制,而企业则必须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协作机制;并就自贡市盐化产业在政府、市场、行业和企业四个维度下发展低碳经济的十四种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0.
通过建立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的碳承载力、碳超载率的计算模型,采用供需平衡法建立了区域碳锁定时间和趋势的判定模型。以有着“植物王国”和“基因宝库”之称以及水电资源相对丰富的云南省为例,对该省的碳锁定时间、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自2002年后开始出现了碳锁定现象且趋势越来越严重,若不进行强有力的外界干扰,这种趋势将一直延续下去。结合即使“十一·五”低碳目标的完成也没能减轻云南省碳锁定加剧的趋势,提出把减轻碳超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升碳承载力纳入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