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11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58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截取山东省1999-2010年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数据,测算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能源碳排放量,分析山东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并通过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进行因子分解,定量分析各因子的脱钩影响力.结果表明,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能源碳排放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多数年份中山东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弱脱钩状态,碳排放受经济增长驱动较弱;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影响因子中,能耗脱钩因子的脱钩影响力总体为正值,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起主导作用,排放脱钩因子影响力较弱.这一结果反映出山东省节能工作已具成效,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但同时也说明山东省总体减排水平较低,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贡献有限.山东省应强化节能减排调控,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倡导和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2.
高效生态经济与低碳能力建设的耦合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前提下,低碳和高效生态经济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高效生态经济系统与低碳能力建设系统之间通过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耦合作用而相互促进、循环累积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耦合发展机制对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经济目标的可实现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碳强度承诺是中国的国家温室气体中期减排目标。中国碳强度只统计绝大部分CO2排放,且不扣除碳汇。中国碳强度承诺具有正当性、严格性和国内约束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中国降低碳强度的重点是控制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CO2排放,为此必须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104.
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首要任务是适应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经过一个碳排放快速增加的阶段,而中国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中国在2000年以前在碳减排方面的出色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所致,今后继续保持碳强度下降的关键在于技术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5.
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发展低碳旅游既可以为郊区旅游增加新内容,也可以明确努力方向、弥补生态旅游的不足。北京是全国乡村旅游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率先圈定生态涵养区的地区。在涵养区建立低碳旅游乌托邦,通过食住行来践行低碳技术,将低碳排放融入日常生活,既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增加生态涵养区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全国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交易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国际两大碳排放交易市场(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以其各自独特的运作模式成为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典范。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应在碳排放交易模式、节能配额制度以及惩罚措施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7.
低碳社会建设中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在我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低碳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当前的公车制度改革既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倡导新能源汽车、加强监管等方面的机遇,同时又在公车采购、公车使用管理办法、公车监管时效等方面面临挑战。本文系统分析了低碳社会建设给我国公车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低碳社会建设中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低碳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我国要改变原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低碳经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及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排放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第一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采用物联网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突破点;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是建设低碳社会的基础。倡导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9.
随着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新的变化:碳关税壁垒日益突出、知识产权壁垒直线上升、本国货币竞相贬值等.这些变化将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严重冲击:出口成本提高、市场份额下降、出口环境恶化.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主动采取优化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加强汇率政策国际协调等措施"拆壁破垒".  相似文献   
110.
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森林碳汇市场作为解决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补偿的有效机制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初步建立。揭示了森林碳汇产权的界定是森林碳汇市场交易的前提和市场有效运作的制度基础,进而以发展中国家和附件Ⅰ国家为森林碳汇的供求分析框架,以资源配置有效性为视角,构建了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在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机制构建与完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