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1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85篇
管理学   94篇
民族学   90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1069篇
理论方法论   329篇
综合类   5496篇
社会学   168篇
统计学   1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文章通过日本学者所提出的<道具论>,重新认识中国固有之"道器"论,试用中华古老之"道",诠释与丰富日本现代之"道具论",并强调引进"道具论"充实现代工业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912.
师道,即“教人以道”,是教师责无旁贷之职责,义不容辞之要务。师道是一种责任。《李良玉历史研究与教育文选》一书凝聚着李良玉教授浓厚的“师道即师责”传统。在学业上,他耐心和细致地教诲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他如同对待子女般地关心他们。李良玉教授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期师道的真谛。  相似文献   
913.
生产要素理论的主要学派与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经济学历史上产生的生产要素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对生产要素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生产要素理论的最新发展,最后对生产要素六元论做了简评.  相似文献   
914.
The caring dilemma, first described by Reverby in 1987, denotes the tension caused by being obliged to provide care without the right to determine how that care is to be provided. Such a dilemma is salient in the practice of midwifery based on a continuity of care model that has recently emerged or been implemented in various jurisdictions. Briefly, this model involves the provision of care by a single midwife or pair of midwives to a woman throughout her pregnancy, birth and post-natal period. Continuity of care necessitates that midwives be on call for significant lengths of time to ensure attendance at the woman's birth. It is the on-call nature of this form of midwifery work that most significantly poses a caring dilemma for midwives. In this paper, we trace both the structural and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the caring dilemma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midwifery in the Canadian province of Ontario. Our analysis reveals that despite being a salient feature of midwifery practice, some work structures can be created to mediate the caring dilemma experienced by midwives.

Le dilemme de la prise en charge, que Reverby a évoqué la première fois en 1987, dénote la tension que cause le fait d’être tenu d'offrir une prise en charge sans avoir le droit d’établir de quelle manière l'offrir. L'exemple des sages-femmes, dont la pratique repose sur un type de soin continu qui est récemment apparu ou qu'on vient de mettre sur pied dans diverses administrations, illustre très clairement ce dilemme. Pour résumer, ce modèle veut qu'une femme enceinte soit prise en charge pendant sa grossesse, à son accouchement et durant sa période postnatale par une ou deux sages-femmes. La continuité de la prise en charge oblige les sages-femmes à être sur appel durant des périodes prolongées pour que la femme qui accouche bénéficie de leur présence. Pour les sages-femmes, c'est la nature même de leur travail effectué sur appel qui engendre, de façon cruciale, le dilemme de la prise en charge. Dans cet article, nous abordons les aspects structurels et expérimentaux que représente le dilemme de la prise en charge par le biais d'une étude sur la pratique du métier de sage-femme dans la province canadienne de l'Ontario. Notre analyse révèle que, si le dilemme de la prise en charge est inhérent à la profession de sage-femme, il n'empêche que des structures professionnelles peuvent être mises en place pour en atténuer les aspects négatifs.  相似文献   

915.
刘影 《北方论丛》2006,(5):34-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界出现了一股“上海怀旧”风潮。承载着世界对于中国现代化想象的上海,在文学创作中并没有形成一种现实关切和未来展望的潮流,强势蔓延的却是一种怀旧主题。而且,这种“上海怀旧”也选择了一种非常狭窄的走向———追忆“旧上海的城市文明”,而缺乏强健有力的精神与信念,流于中庸、琐碎也因此成为“上海怀旧”的一种标签。  相似文献   
916.
在《盐法策》史料和“交结联宗”史料中,并无关于徽州盐商与盐务官吏勾结以及贿赂等事实依据。王振忠先生是用“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手法,将勾结、贿赂等耸人听闻的炒作言辞加在盐商身上,并又夸大其词,称盐商夹带盐斤是“贪赃枉法”。这些都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917.
李白《峨眉山月歌》誉满千秋,其解释则迄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依据《毛诗正义》等文献,第一次提出诗中“半轮”指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每月初七、八中午月出,月相呈为半圆,入夜月在中天,午夜月落,诗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又言“夜(后半夜)发清溪”、“思君(月)不见”,是上半夜见半圆月而后半夜不见,正是上弦月,并依据宋黄鹤《补注仕诗》等文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定青溪驿在犍为县。全诗言舟行经平羌江到嘉州宿,已经入夜,一路上上弦月伴随人行,次日拂晓前从嘉州出发,到清溪宿,再次日拂晓前从清溪出发,出发时上弦月早已月落,虽不见月而念念不忘月。由李白此诗可见,飘逸、神韵、浪漫与写实,在诗歌中可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18.
徐岱《美学新概念》是一本具有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美学专著。该书立足于"精神世界"的逻辑范式展开对美学问题的思考论证,不仅在美学领域取得新突破,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有建树:批判理论主义,反思传统文化。同时,该书"美"与"思"中伴以"情" 之芳香把深奥的理论问题演绎得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919.
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评价模型及省辖市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根据人民生活质量,教育卫生等五个准则层构建了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理论,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辽宁省14个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将可观测的国民幸福指数纳入评价体系,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了现有评价没有考虑人民幸福程度的缺点。二是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可获得数据指标计算准基尼系数,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现象,解决了现阶段因辽宁省未统计基尼系数指标而无法对社会发展进行科学评价的问题。三是通过在灰色聚类评价模型中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使权重结果客观并唯一,避免了主观赋权方法得出的因人而异的现象。四是运用灰色聚类模型对辽宁省各地区社会发展进行聚类评价,有效地揭示了辽宁省各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相似文献   
920.
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农地管理制度之首要目的在于限制农地权利,剥夺集体与农民的农地发展利益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基于此,农地管理制度具有管制过度、双重不平等以及忽视农地权利主体参与等特征。其规范配置以禁止性与强制性等强行性规范为核心。随着我国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农地管理制度应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力保障。它应该确立扩大自治、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有机结合以及强化民主参与的立法理念。修改后农地管理制度的规范配置要弱化强行性规范的核心地位并减少其数量,增加任意性规范与倡导性规范的数量,注重它们在农地管理中的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