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86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玉河 《河北学刊》2005,25(5):111-120
西洋交际舞这种娱乐方式,突破了男女社交的界限,包含着社交公开、男女平等的新理念。故从它传入中国起,便引起了维护传统道德、封建礼教的守旧者的非难和抵制,由此引起的争论始终不断。1927年天津名流掀起的禁舞风波,是西舞传入中国后都市民众思想观念的一次集中展现。跳舞有伤风化、破坏礼教,还是正当的新式娱乐?跳舞是一种“肉欲的冲动”,还是一种“美欲的体现”?跳舞是一种高尚娱乐,还是一种如同娼妓般的罪恶?跳舞导致了道德的堕落与礼教的破坏,还是促发了男女平等与社交公开?围绕这些问题,新旧两派展开了激烈争论,社会各界竞相发表自己的意见。本文在认真考察这一风波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展现当时都市民众关于跳舞问题的复杂观念,评析新旧两派在跳舞问题上的观念分歧,揭示近代中国都市社会及其观念演变之曲折性。  相似文献   
32.
论台湾原住民和海南黎族文身习俗的异同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有关的文献史料及近代学者调查资料对台湾原住民和海南黎族的文身习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 ,因为同处在原始社会形态社会背景之下 ,两地文身习俗在方法、图案、部位、年龄以及禁忌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必然是大同小异 ,但由于台湾原住民和海南黎族内部不同族群、不同支系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决定了两地的文身习俗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功能绝非单一 ,而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33.
本文认为 ,人生仪礼是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或危机时期 ,如生死婚嫁等一个人一生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阶段上举行的民俗仪礼。在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中 ,各种人生仪礼活动几乎都和萨满教发生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鲁迅小说问世不久,即有“满戴着中国的土气”的好评.其余文与其家乡的历史背景、乡风民俗、民间文艺及方言土语等方面都有承传关系.不仅其总题旨,不少篇什中的分论点,多有从家乡热土中孕生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35.
改革文学以其对现实人生的执著关怀,再现了大变革背景下中国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社会的个人化所伴随的价值观、道德观等的重新确立带来的个体精神困扰、惶惑与焦灼,使改革文学中凸显的变革时代城市特有的喧嚣与嘈杂,具有比表层的社会意义复杂得多的历史和心理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36.
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用跨文化的独特视角,借用中国古代诗论中的"兴观群怨"说去观照苗族诗歌。通过较为详尽的分类举证分析,证明了苗族各类诗歌同样具有"兴观群怨"的所有表达方式与全部功能。这对于包括苗族诗歌在内的苗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探索与进取,同时也以苗族诗歌研究的实证,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汉语诗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7.
善待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国家法律制度上为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然而,由于正义观念、立法技术、利益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少数民族习俗自身特性的制约,少数民族传统习俗法律化的进路难以彰显其宪法地位和实践功能。从本质上讲,少数民族的习俗属于民族自身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不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而应让少数民族自身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8.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分类及对两者在制度结构、制度绩效、制度联动和制度变迁等方面关系的阐释,恰是用来释解我国学者语境中国家法与民间法论题的对应框架,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国家法与民间法关系的新颖理论智识,对在该论域研究的知识增量中吸纳国外先进经验和输入其他学科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9.
民国纪元之始,即下令废除阴历,颁行阳历。然整个民国时期,阴、阳历法事实上并行。阴历废而不止,表面上缘由在于阴历与民情习惯的调适,深层的根源则是阴历作为民俗“以传统的力量捍卫传统”,故远不是一纸政令就能取消的。阳历虽然经过政令的发布、推行在法律上得以确立。然阴历凭借民众习俗这一强大、丰腴、潜在的社会土壤始终存在,至今不衰。其中,政令与民俗之关系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40.
边塞诗是唐朝诗歌的独特流派,盛唐边塞诗又是唐代边塞诗的典型代表。盛唐武力强大,士人精神腾越,盛唐边塞诗不仅呈现出乐观主义的基调,还把唐人尚武传统变成了审美对象和时尚内涵。盛唐边塞诗是唐朝新边疆主义的产物,为唐朝鼎盛时期国家过剩精力的显现。盛唐边塞诗彻底地扭转了六朝以降的颓靡诗风,它特有的文化观念,有效地改良了盛唐士人的精神。边塞诗树立了一面崇尚阳刚、标举慷慨的大旗,舍弃了六朝宫体诗的诗歌道路,延续、发展并超越了建安风骨的内涵,属于唐人在吸收了包括罗马、波斯和阿拉伯文化后所缔造出的新的文化品类。盛唐边塞诗所达到的文化高度,是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后的产物,同时体现了大唐风华和盛唐精神的最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