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2篇
  免费   93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管理学   893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41篇
丛书文集   995篇
理论方法论   1126篇
综合类   6462篇
社会学   1987篇
统计学   133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1147篇
  2013年   1915篇
  2012年   1444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918篇
  2009年   737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进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分析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化博弈论在制度分析中有几个突出的成果:其一,萨格登、扬、青木昌彦等人运用进化博弈论的演进稳定策略概念及内生博弈规则论证了制度的内生性,较好地避开了新制度经济学曾经遇到的制度循环论证问题;其二,青木昌彦通过对不同的域之间的嵌入与捆绑的讨论探讨了制度具有耐久性的原因,论证了制度的关联与互补特性;其三,扬和青木昌彦从博弈均衡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制度演进过程的“断续均衡效应”和“刻点均衡”特性;其四,青木昌彦和扬提出了制度的多种均衡问题,并通过主观博弈模型和随机稳定策略分别论证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制度出现多样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2.
In order to develop a valid tool for screening the traits of adult children of alcoholics (ACOA), this study focused on finding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mong ACOA and developing a tool based on those characteristics. An item pool was generated targeting thre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discussed in the alcohol literature related to ACOA, and the items were reviewed by a panel of experts. Using data from the sample,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 -tes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gather various validity evidences for the screening tool. 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 test was used to check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tool. The evidence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or the ACOA traits screening tool provide the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an empirically validated method of measuring these traits in the children of alcoholics.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文坛自 1990年下半年起 ,散文随笔突然走俏 ,并持续升温 ,至今不衰。从文学生命角度看 ,这是文学整体面对新的时代形势的一种自我调整。十年发展 ,形成三个突出特征 ,即作者队伍空前庞大、创作成果空前丰富、内容风格空前多样。就内容而言 ,思想、文化、人生 ,构成三种基本流向。“新潮”散文起步较晚 ,尚不成熟 ,但其显示的文体革新的意义 ,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94.
周飞  王环宇 《唐都学刊》2006,22(1):93-97
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开发。一次是“一五”计划中以156项工程为核心,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另一次则是在三线建设期间大规模的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两次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内陆地区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工业企业,改变了千百年来我国内地几乎没有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历史,大大推动了我国内地的工业化进程。不仅对内地的经济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对其城市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蒋鸣湄 《创新》2007,1(5):91-95
通过简述了《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一书的主要内容,评析了该书中提出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观点及论证方式,由此得以揭示人类学、经济学、博弈论等跨学科结合才是法学研究方法的未来。  相似文献   
996.
This paper reports from a project investigating reactions within families when intra‐familial child sexual abuse was suspected, and family members’ responses to a therapeutic approach.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rapeutic sessions and follow‐up interviews with mothers, children and alleged perpetrators. Before treatment the mothers felt uncertain as to how to interpret the children’s unclear signs. The children had severe symptoms, but had seldom disclosed abuse. The alleged perpetrators were often not informed about the suspicions. The families were in a state of crisis and shock,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family was characterized by uncertainty about what to talk about and whether the suspicions should be shared. In most cases after treatment the conflicts had been reduced, the children had few symptoms, supervised contact had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cl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reatment. One conclusion is that therapeutic sessions, where family members share information about concerns and take part in the decisions of how to protect children, seem relevant and helpful to the clients in unclear abuse cases.  相似文献   
997.
文章探讨了皮亚杰儿童游戏理论的应用价值 ,指出了儿童体育教学应遵循儿童游戏的心理发展阶段 ,组织相应的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相似文献   
998.
肖利频 《云梦学刊》2002,23(6):98-100
未来世界是属于孩子们的,钢琴王国更将属于许许多多的孩子们。“钢琴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它道出了我国钢琴教育前辈们多年来的心声。然而,钢琴教育怎样从娃娃抓起,这在我国钢琴教育界一直是一个颇为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9.
唐宋之际 ,社会审美思潮发生了很大变化 ,“逸”作为审美范畴在士大夫的观念中成为一种审美理想。“逸”是文人画的精神核心。宋代文人画 ,为了高扬主体情志 ,不仅要超越形似 ,而且要通过简化、变形等艺术手段 ,使画中的形象与所画的事物产生很大的间离感、陌生化 ,从而突出主体的情志。从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而言 ,“逸”是一种审美的自由创造 ,这种创造必然表现为对技巧规范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00.
吕喜林 《阴山学刊》2003,16(4):19-24
《周易》本为卜筮之书,经历代儒生的改造,逐渐演变为哲理之书。之后,《周易》中的吉凶悔吝、福祸休咎,不再由神秘莫测的天命来决定,而是由人的道德行为及周围环境等主客观条件决定。《周易》中的吉凶并不是绝对的,吉和凶都是有条件的,并且不断地相互转化,吉凶最终取决于人为。“吉凶由人”是《周易》的基本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