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3篇
  免费   91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管理学   20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4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63篇
丛书文集   1145篇
理论方法论   1090篇
综合类   6837篇
社会学   2035篇
统计学   133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1139篇
  2013年   1968篇
  2012年   1440篇
  2011年   997篇
  2010年   946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This paper reports from a project investigating reactions within families when intra‐familial child sexual abuse was suspected, and family members’ responses to a therapeutic approach.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rapeutic sessions and follow‐up interviews with mothers, children and alleged perpetrators. Before treatment the mothers felt uncertain as to how to interpret the children’s unclear signs. The children had severe symptoms, but had seldom disclosed abuse. The alleged perpetrators were often not informed about the suspicions. The families were in a state of crisis and shock,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family was characterized by uncertainty about what to talk about and whether the suspicions should be shared. In most cases after treatment the conflicts had been reduced, the children had few symptoms, supervised contact had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cl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reatment. One conclusion is that therapeutic sessions, where family members share information about concerns and take part in the decisions of how to protect children, seem relevant and helpful to the clients in unclear abuse cases.  相似文献   
992.
王志强 《唐都学刊》2002,18(4):117-119
通过对西北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健康状况与运动兴趣调查分析表明 :大学生喜欢上体育的人数不到 6 0 %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 ,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理想 ,必须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 ;学生对健身类、健美类、娱乐兴和球类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 ,学校应多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教学和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993.
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电视艺术活动,由此决定基本研究课题是电视艺术创作论、电视艺术接受论、电视艺术文本研究、电视艺术的源泉与影响问题。电视艺术学是电视研究与艺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本身又包括电视艺术理论、电视艺术批评、电视艺术史、电视艺术理论史和电视艺术批评史等五个更小的下位学科。  相似文献   
994.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活、繁衍,在各民族传统节日、宗教、婚俗丧葬等活动中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充分体现了文体兼并性、广泛的群众性、健身性及美学特征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其能够与现代体育相互融合、互为发展,进而朝着旅游业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携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95.
肖利频 《云梦学刊》2002,23(6):98-100
未来世界是属于孩子们的,钢琴王国更将属于许许多多的孩子们。“钢琴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它道出了我国钢琴教育前辈们多年来的心声。然而,钢琴教育怎样从娃娃抓起,这在我国钢琴教育界一直是一个颇为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6.
吕喜林 《阴山学刊》2003,16(4):19-24
《周易》本为卜筮之书,经历代儒生的改造,逐渐演变为哲理之书。之后,《周易》中的吉凶悔吝、福祸休咎,不再由神秘莫测的天命来决定,而是由人的道德行为及周围环境等主客观条件决定。《周易》中的吉凶并不是绝对的,吉和凶都是有条件的,并且不断地相互转化,吉凶最终取决于人为。“吉凶由人”是《周易》的基本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997.
美国最新解密的中央情报局20世纪60年代初、中和末期撰写的中苏关系评估报告,通过不同层面,较客观地分析了此阶段中苏关系的变化情况,较为准确地判断和预测了中苏关系的走向.但是,不同体制国家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对社会主义国家决策程序必要了解的不足,重视苏联动向的习惯,以及文革造成的中国国内局势的动乱,使得报告作者的理性考量也存在不少偏差,对中国方面的某些迹象缺乏敏感.  相似文献   
998.
《公莫巾舞歌行》是自《宋书·乐志》载录以来长期没人能圆满解读的一篇奇文,几成“千古疑案”。从 新的角度考索发现,《公莫巾舞歌行》实际上是既跳《公莫舞》,又演唱乐府诗《公莫歌行》,同时还包括“歌行”原文的 演出流程记录。原诗确实是感情真挚、音韵和谐的“乐府”佳作。这篇“奇文”可称为“杂录体”。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格萨尔》史诗中大量描写的远古游牧部落社会中藏族人民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射箭、赛马、摔跤等具有体育形态的体育活动形式,以及马球运动的产生作了探讨。认为史诗《格萨尔》的体育活动形成了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早期穴约公元1-7世纪雪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也反映出西藏原始部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00.
涂昊 《云梦学刊》2006,27(3):22-2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系发展大致经历了压力下的修复(1980~1984年)、发展中的分裂(1985~1989年)、沉寂中的变异(1989~1992年)、喧哗中的深化(1993~1999年)四个时期,分别代表了两者关系的起步、发展、曲折前进和深化四个阶段。这意味着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不断融合,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两者的关系也由此逐步回归学术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