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44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1664篇
社会学   16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却不容乐观。文章针对家庭中素质教育的现状,指出应以培养健康人格为核心,转变家长观念,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市场经济和我国历史特征的分析,突出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同特征,在总结和概括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和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成因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需要法德并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3.
试论道德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精神的界说而界说道德精神,通过道德的目的而推定道德精神的内容,通过道德精神的内容阐述其意义,从而指出我们当前的道德建设的失误是忽略道德精神的培养,强调指出,在我们以后的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把道德精神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网络道德建设作为一个新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方略的要求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已成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5.
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佛教传入中国后 ,除了在义理上大力宣传以外 ,还更多地利用佛教典籍中大量的故事、寓言、譬喻、史诗等通俗易懂的形式 ,使佛教进一步走入广大的百姓中间。佛教的这些生动形式不仅为六朝正在兴起的志怪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题材、语词等 ,尤为重要的是 ,它们还在人生观、道德观、时空观、小说的情节、叙事方式以及奇特的想象等方面 ,对六朝志怪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抛开其宗教内容的话 ,可以说 ,佛教中的这些形式 ,是对中国文学的一大礼赠。  相似文献   
26.
基督教和佛教都是高度伦理化的宗教 ,伦理思想是其宗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从伦理之来源、道德依据、行为规范、人性论、社会意义等方面对基督教和佛教的伦理观进行了比较 ,分析二者伦理观之同异 ,从而阐扬了两教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7.
文章对“以德治国”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以德治国”为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德治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8.
实施文明修身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工学院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新世纪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了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主题和具体实施办法,以及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9.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当前,不能因为“两课”教学存在着灌而不进的现象而否定灌输教育。“灌输”理论并未过时,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转型加快时期,切实加强对灌输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形式等体系的研究和创新,以更有效地促进“两课”教学,充分发挥“两课”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30.
生态经济道德何以可能?最根本的社会基础和原因在于当代社会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相辅相成和相互凭借的趋势及其道德上的要求。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和原因是生态、经济、道德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彼此融合的时代要求。第三个原因则是生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及其道德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