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4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9篇
丛书文集   1456篇
理论方法论   437篇
综合类   7240篇
社会学   374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702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1294篇
  2006年   1165篇
  2005年   905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research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lead nation‐states to ratify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despite their potential cost for state sovereignty. We argue that normative pressure from international society, along with historical contingencies during the Cold War, encouraged many states to ratify these treaties. We present an event‐history analysis of ratification of seven key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in 164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65 and 2001. The results lend support to the world society argument as well as to our historical argument and also specify that normative pressure and imitation have been important factors shaping states’ decisions to ratify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相似文献   
99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ong criticism by Elias against the nation-state paradigm in sociology. Elias pointed his attention on sociologis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ut particularly criticizes the analytical model of Parsons (AGIL), which seems to him an abstract combinatory of variables (pattern variables) without any references in social contexts. The soci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s an apologetic of nation-state and, in Parsons, of the hegemonic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In fact,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ny authors (historians and sociologists) tried to overcome the nation-state paradigm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tribution of Toynbee, Braudel, C. Schmitt, Huntington, Wallerstein and Hard–Negri. These attempts are based on different unit analysis: the civilization and its clash in the case of Toynbee and Huntington,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case of Braudel and Wallerstein, and power in the case of C. Schmitt and Negri–Hardt. The author appreciates these attempts but his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oncept of global society can better serve as unit analysis for a construction of a new paradigm in the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993.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对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关键因素之一。而现代营销理念是被证明可以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试图通过现代营销学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政府职能的分析和理解。  相似文献   
994.
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结合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三个专业讲授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四个要点,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考核方法和方式以及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995.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中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笔者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重要著作基础上,认真解读其和谐社会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失衡、农民收入太低、垄断行业收入过高、权力寻租、收入差距过大等分配不公现象。阐述了收入分配不公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严重危害。提出了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开征垄断税、运用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迅速缩小收入差距等消除收入分配不公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7.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契合。《城市地下空问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也要顺应时代需求,作出修正;而当务之急就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增加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一元管理模式、直接促进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8.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强调的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在诉讼中就可能造成司法不公的现实,使当事人的权利不能最大化地实现。自由心证在中国实行的最大障碍是法官(审判人员)的素质普遍过低,但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实现民事举证责任实质正义的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在诉讼中实现法官的自由心证的可能性已经初步具备。  相似文献   
999.
市场经济特质与民商法之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商立法若能正确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必然条件,构建起和谐的法律体系,必须全面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的特质.市场经济即商品经济,它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经济形态.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但都有着其共同的特质,民商法也即具有相应的共同品格.交换性、多样性、平等性、自愿性、利益性、信用性、知识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法治性,公开、公正与公平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质和民商法必须具有之品格.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理论为指导,较为完整、系统地分析了德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者认为,德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其必然性、可能性、静态性和动态性,充分把握这些特性,对当前的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