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82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锐 《唐都学刊》2007,23(5):66-68
古典哲学乃基督教赖以生根发芽之精神沃土。从思想渊源来讲,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的兴起和古典哲学的发展趋向息息相关,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斯多葛学派,古典哲学的内向化发展为基督教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72.
论中国五大小说名著的不可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涛 《唐都学刊》2003,19(2):26-30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具有不可译 (英译 )的现象。从语音和字形两方面都存在可译性限度 ,不同翻译方法带来了不同得失  相似文献   
73.
经济自由主义强调效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平。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调,是我们必须面对并积极解决的难题。能否取得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是能否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回顾并总结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相互关系,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大晟雅乐器的制造和使用,前期依刘昺"中、正"理论,后期依蔡攸"太、正、少"理论。故大晟雅乐器除丝、革、木3部外,其余金(编钟)、石(编磬)、竹、匏、土(埙)5部乐器均分为前后两个系统。政和八年之前,大晟雅乐器分为正声、中声、清声3组;但此后蔡攸废中声、清声而用太声、正声、少声3组。前期依刘昺理论制造的乐器,曾推行于天下,但后期依蔡攸理论制造的乐器,则只局部应用。故今存大晟雅乐器基本上是正声、中声、清声系统的乐器。  相似文献   
75.
关于人类婚姻起源于普遍的杂婚的说法是充满严重缺陷的古典进货论指导下的产物,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缺乏坚实证据。近年来仍有人试图网罗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材料予以证明。对这一在人类学界已无足重的理论,中国婚姻史学界若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很可能还会支配21世纪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在研究分布上南重北轻;二是在研究方向上呈现出专而精;三是在研究内容上重点突出及以考论见长;四是在研究时段上三阶段稳步发展;五是在研究方法上重视文本细读与分析。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特点,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界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7.
论古典诗歌叙述口吻的模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典诗歌的叙述口吻具有模糊性的特征。它所运用的口吻互渗、口吻互叠、口吻的转移与替代等手法使诗歌表述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向性,这是促成中国诗歌独特美学品格和艺术个性的原因之一。这些艺术手法和审美方式对古典戏曲、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十七年(1949-1966,简称建国“十七年”)是一个新生的现代民族国家力求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认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国家机构主动对外翻译中国文学的开创时期.由作为国家对外宣传机构的外文出版社组织翻译了一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意图藉此对外再现作为新中国之遗产的古典文学形象,为新生的民族国家提供历史合法性.翻译古典文学作品由此成为重构或者“发明”新中国“传统”的手段.  相似文献   
79.
儒、释、道三教融合,构成了唐代三教关系的最重要特点.在中唐诗人中,自居易的行为方式和生存智慧,真正体现了三教融合这一时代精神.在唐宋文化转型之际,自居易更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人生思考,开种种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80.
傅璇琮先生作为当代学者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在数十年的学术研究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与学术个性的思想体系,其来源,一是以丹纳《艺术哲学》和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为代表的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观;二是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尤其是以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为代表的前辈学术大师的启示。其学术思想体系一是以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为主体的方法论,二是关于古典文学研究总体设想的学科论,三是关于研究者自身素养及治学态度的主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