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采取了三种方法来论证校园师生从事语码转换是出于某些动机:第一,从观察、访问和问卷调查这三种途径来收集语料及数据;第二,对语料及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常见校园语码转换动机;第三,运用所收集的语料对校园语码转换动机进行逐个分析。语料及数据调查发现了校园语码转换的分类、频率、校园人对语码转换所持态度,揭示了最常见的校园语码转换动机。最后作者对所揭示的语言动机和社会心理动机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In Goffman's classic paper (1979), bilingual code-switching was seen as a prototypical device for accomplishing shifts in footing. Yet his work has not informed research on code-switching to any great extent. The present study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 play interaction in an English-Swedish school setting combines a sequential approach to code-switching with an analysis of footing (cf. Auer 1984), extending prior work in showing that code-switches often involve subtle shifts of footing, both in terms of production formats and participation frameworks. Code-switches were employed as important rhetorical and dramaturgic play devices, e.g. when contextualizing changes of addressee and shifts of frame (e.g. serious, nonserious). In contrast to earlier, often speaker-centered work, reception is discussed in-depth in the present analyses, and it is shown that footings are truly interactional achievements.  相似文献   
13.
句法学视角的语码转换研究关注两种语言在句内发生转换时两套语法规则的相互关系。Shana Poplack提出自由语素制约和对等制约两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法制约原则,但是其适用性和语码转换中的非对称性受到了批评。在人们对语码转换对称性的研究基础上,Myers Scotton提出了"主体语言框架"模式,但忽视了主体语言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Bhatt从优选论的角度解释语码转换现象标志着语码转换的句法研究愈加程式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三种不同体裁电子杂志中的书面语码转换为语料,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证明了语域的三个因素对不同体裁的电子杂志中的语码转换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从而对今后电子杂志的编写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Book Reviews     
Sandra Lee McKay and Nancy H. Hornberger (eds).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David Crystal. The Cambridge Encylopa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W. Peter Robinson. Deceit, Delusion and Detection.
William F. Hank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Elizabeth Couper–Kuhlen and Margaret Selting (eds). Prosody in Conversation: Interactive Studies.
Vivian de Klerk (ed.). Focus on South Africa.
M. Teresa Turell Julià (ed.). La Sociolingüística de la variació.
Michael Clyne. The German Language in a Changing Europe.
Jon F. Nussbaum and Justine Coupland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and Aging Research.
David W. Green and others. Cognitive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相似文献   
16.
英译翻译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转换机能 ,在教学中应得到应有的重视。要培养学生的这项机能 ,关键在于原则的合理、方法的适宜。以对原文的理解作为前提 ,从英汉语对比的角度 ,适当地采用翻译原则和技巧 ,来加强大学英语的英汉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的语码转换现象是语言变体在现代社会体现的重要表现。文章运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语言游戏"论对网络言语语码转换的原因进行探究。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语境以及教育语境。  相似文献   
18.
语码转换是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普遍存在于双语或多语社会中。一般来说,语码转换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主观选择不同语码的有意识行为,一个人在交际中所进行的语码转换是种种社会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语码转换是一种社会行为、人际行为、协商行为、语境化行为和心理行为,其社会心理分析模式将语码转换现象定义为在客观语境中对话双方协调视角,协调人际关系,并且会受到个体心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一种言语选择过程。同时,语码转换也会反作用于人际关系,并构建新的会话语境,从而影响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红楼梦》为语料,对作品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语码转换是交际者用于实现自己交际目的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策略,体现着说话者的社会心理动机。人们在使用语码转换时,往往实现多种社会语用功能,诸如强调身份、改变情感距离、显示权势关系、回避社会禁忌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 ,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70年代以来 ,语码转换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语用学四个方面概述这些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