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62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1226篇
社会学   162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01.
文章基于关联和照应两个概念,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关联与照应的蕴涵意义,从语用学角度加以分析,论证话语交际要达到的目的,指出:要提高人们对话语的认知,必须了解关联和照应是影响话语意义的两个主要部分,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使话语能够更成功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02.
人的行为既是个人心理状态的反映,又是一定社会环境下人的认识发展的结果。莎士比亚晚期传奇剧《暴风雨》借助具体的“人”———普洛斯帕罗施展魔法掀起暴风雨进行复仇的行为表现,探讨了“人”的行为表现与心理需求和认知发展之间彼此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表现受人的心理需求和认识发展状况制约,人的行动促进人的认知发展,人的认知随着行为和心理需要的变化呈阶段性、螺旋式上升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情境投射与普通问卷相结合的多样化研究方法,探讨冲动性购买负面后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归因的消费者受影响程度是否不同。结果表明,如果第一次冲动性购买行为带来负面后果,再次遇到类似情境时消费者的购买冲动性和认知评价都会受到较大影响,他们往往降低自身的购买冲动性,倾向于不再购买,并且对下一次购买具有负面的认知评价。同时,不同归因的消费者对再次冲动性购买的认知评价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4.
通过严格控制实验程序,首次考察认知方式和线索提示对8岁、10岁、12岁学龄儿童EBPM的影响,并分析学龄儿童EBPM的发展趋势后发现:(1)8-12岁儿童EBPM能力仍在持续向前发展;(2)认知方式在儿童EBPM加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年幼儿童(8岁和10岁)来说,场独立者更善于完成EBPM任务,而对12岁儿童来说,场独立者与场依存者都可以很好地完成EBPM任务;(3)线索提示有助于学龄儿童完成EBPM任务,并能弥补场依存儿童EBPM能力上的不足。研究结果支持PM多重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105.
可持续消费是时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消费方式,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可持续消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中追求生态、绿色、适度的消费理念。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在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上对社会群体的消费价值观产生一定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可持续消费的认知度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作用,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运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校大学生对可可持续消费认知的来源、持续消费的认知度、可持续消费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指导大学生可持续消费的建议。旨在倡导大学生应注重提高消费素养,自觉选择可持续消费,而家庭、社会尤其是高校教育的合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6.
在对信号管理概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外界环境、组织结构、决策者认知3个不同层次,梳理了信号管理发生机制的研究脉络,并结合对信号管理发生的本质认识,即组织决策者选择利用符号性资源解决其所感知到的冲突的决策过程,将信号管理发生机制的多层次研究系统地整合入“冲突识别-冲突解决”的两阶段决策框架.结合该框架,探讨了信号管理发生机制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7.
孙鸣  曾葡初 《云梦学刊》2005,26(4):131-133
知识是构成写作能力的基本要素,写作能力的形成是学习者主动获取和运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结果,是学习者运用这些知识成功地解决写作问题的认知过程,因此,建构学习者的知识体系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探讨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的相关性,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相关成果,阐明了认知语言学下的翻译对传统的翻译观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9.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国学生英语虚拟语气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是语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虚拟语气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传统的3P语法教学法效果较差,任务型教学模式被认为是能提高学生中介语水平和语言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探究了语法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测试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接受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学生通过虚拟语气的课堂教学后在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ALP)方面对虚拟语气的掌握优于接受传统语法教学法的学生,期望本研究能对教师在日常语法教学中设计和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二语习得过程,分析注意、记忆和重构这三个主要认知因素及外因影响认知因素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并提出认知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