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分析相干增强扩散方法和小波阈值收缩方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干增强扩散在小波分析意义下的解释,同时解释了相干增强扩散方法与小波阈值收缩方法在图像性质上的等价性。针对相干增强扩散计算扩散矩阵较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用小波系数估计图像边缘方向的相干增强扩散图像降噪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扩散算子可以很好地定位图像边缘,较好地运用了小波的时频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52.
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文化行为。一方面,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交际是通过语言行为来实现的;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共建了社会角色,而社会角色反过来又把语言使用者限定在一个话语区内。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语言行为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53.
“连接”并非专指连词的运用 ,代词和副词也常用来衔接上下文 ;恰当地使用过渡词语以及重复关键词也常常能取得连接的效果。连接手段主要是通过三种形式来体现 :表明逻辑关系的连接手段 ;表明句子语法关系的连接手段 :用词汇本身意义来表达的连接手段。  相似文献   
54.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析了言语行为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不同层面上是如何构成连贯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的。  相似文献   
55.
经典荷兰赌论证表明:如果当事人的不确定信念度赋值不满足概率论公理,那么他在某一赌局中总是输。然而该论断并没有揭示荷兰赌的含义。文章基于拉姆齐的概念和公理,首先论证存在一个效用函数,它合理地表达了价值的定性概念,然后论证信念度的性质。这些概念的性质表明,所谓不确定信念系统的一致性是指价值与信念度的赋值和偏好的序关系是一致的。荷兰赌论证意味着,在当事人的不确定信念系统中,有关定性和定量概念之间没有协调性:其价值和信念度赋值是混乱的,并导致非理性决策。在这种情形下,当事人不确定信念系统的一致性将遭到破坏。由此可见,通过阐明荷兰赌论证的含义,我们可以为归纳和决策做出辩护。  相似文献   
56.
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掌握的一项,越来越受到外语专家和学者的重视。然而,目前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短文写作仍是考试准备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总结了在措辞、造句、段落、连贯性等方面应掌握的一些基本写作原则。  相似文献   
57.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连贯性问题表现为文章的内容不够连贯统一,以及关联词的运用能力比较弱等等,由此启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篇连贯意识,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连贯性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58.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传统研究仅从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入手来论述语篇的连贯性,注重分析语篇实际行文中的语法和词语,忽视了交际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认知作用。本文分析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语篇连贯的认知作用和意义。语篇连贯的生成和理解是基于语篇实体的动态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境支配着意义的交流,同时也是实现意义的非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59.
周邦彦词作的结构艺术 ,分五个方面 :一、回环往复 ,波澜迭起 ;二、逆入倒插 ,跌宕顿挫 ;三、留下空白 ,逗人想像 ;四、纵横铺陈 ,枝劲花繁 ;五、开头结尾 ,多姿多态。  相似文献   
60.
Summary We idenify the invertible coherent functional relation between an array of asserted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an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or the sum of events that are regarded exchangeably, in the regular case thatP(N N+1 |S N =a) ∈ (0, 1) for everya=0, 1, ...,N. The result is used to construct a useful algebraic and geometrical representation of all coherent inferences in the regular case, including those that are nonlinear in the sum of the conditioning events. The special case in which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mimic observed frequencies within (0, 1) receives an exact solution, which allows an easy interpretation of its surprising consequences. Finally, we introduce a new direction in research on prior opinion assessment that this approach, inverse to the usual one, sugg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