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英美文学研究理论日益多元化的现实环境下,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为了使分析有理有据,恰当运用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衔接手段是最能体现分析具体化的途径之一。该文通过对英语文学中的诗歌和小说进行选样分析,以及与汉语诗歌散文选样的对比,试图揭示英美诗歌、小说的文体特点,以及文学作品分析的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92.
衔接是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方式.文章以50篇真实的英汉经济新闻为研究语料,对上述五种衔接方式进行了英汉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闻由于篇幅短、内容集中等文体特点,英汉语篇均使用了较多数量的衔接手段;而且,在一些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等的使用上,两种语言表现出较大差异,体现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3.
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多模态语篇中视觉符号和文字符号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了的总结和扩充。扩大了多模态语篇中不同符号之间衔接范围,把人际意义衔接和语境衔接纳入符号间的衔接范围。并且对人际意义衔接和语境衔接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人际意义衔接的阐述主要从语气结构和态度系统两个方面,对语境衔接主要从文化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两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94.
梁启超的思想启迪了一个时代,特别是他团结、自强、爱国的民族凝聚力思想更是深入人心,给人以深深的启示: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国家统一、民族富强是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基石,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后盾,爱国团结、自尊自强是民族凝聚力不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若干英汉文学语篇及其译文的对比分析表明:当汉语以原词复现衔接上下文时,相应的英译文以照应,替代,省略,同义/近义词复现等衔接手法衔接上下文;当英语以照应,替代,省略,同义/近义词复现衔接语篇时,汉译文往往以原词复现的衔接手法代替。这揭示了原词复现的英译规律。  相似文献   
96.
衔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篇章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汉英两种语言具有基本相同的衔接手段,但由于语言间的差异,运用衔接手段的方式有所不同。以Halliday和Hasan关于衔接的理论为基础,探讨汉英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异同(以异为主)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
利用子群的c 可补性定义,讨论了群的极小子群含于群的幂零超中心性对群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文章试图以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的模式,从语篇的语义衔接手段入手,就翻译中的英汉语篇加以对比,找出其异同。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Halliday & Hasan的衔接理论为基础,以英汉各10篇演说语篇为语料,对两种语言衔接手段的异同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用威尔科克森带符号的等级检验法(Wilcoxon Signed-ranks test)检验,证明英汉演说语篇在衔接手段的总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衔接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0.
浅谈正规子群的判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正规子群判定结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正规子群的定义出发给出了几个新的正规子群的判定方法,从而使得正规子群的判定简单易行.同时,文章证明了所给结论与已有的判定结论相互独立并且等价.最后,通过举例验证了所给结论的正确性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