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32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692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探讨了非典对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影响以及电子商务在此期间发挥出的作用、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关于如何促进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协同运输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运输管理是在CPF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它通过降低供应链中的运输成本、缩短商品交付时间和提高准时交货率,实现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协同运输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实际行为和惩罚机制,并配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  相似文献   
13.
山西商会是近代以来在政府倡导下而产生的新兴工商社团组织,它从成立之初就积极参与到了地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山西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商会的出现并没有作为新生力量取代具有相当历史的传统行会,山西的行会在近代继续向前发展,势力仍很强大。山西的商会与行会之间既有着创立形式、组织结构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又有着较沿海大埠更为紧密的依赖和渗透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低龄化写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现象,而是后现代语境下的一道泛文学景观。该现象的出现有创作主体主观上的原因,更是文学之外的其他力量胁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电子商务领域中也出现了涉及商法、刑法、民法、知识产权和国际法等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因此,分析电子商务活动中诸多涉及法律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遵循国际示范法的标准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对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商会乃中西文化冲撞与融合过程中催生的新式行业性组织,其形成、发展本身蕴涵着对传统落后伦理道德思想的清算。在近代伦理道德重构中,商会志士围绕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爱国与利益统一;在思想内涵上致力于中西伦理道德结合;在具体规范上崇尚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竞争、团结平等,在理想人格上努力塑造近代经济人格,并积极社会实践,推动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一届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与推广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全球商务活动的结构,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严峻的挑战。提高电子商务教学质量,必须加强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这种建设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教材建设。会议提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模式,并对电子商务教材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社会学、历史学和分析法学方法对商法基础理论中所涉及的商、商人和商法等基本概念作理论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Java服务端网页在IBM WebSphere平台上进行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的相关原理和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方式的用户身份鉴别策略,改进了以往在对用户身份鉴别时需要自己输入密码的方式。整个处理流程遵循J2EE规范,并贯穿了Web应用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在存储过程中完成认证,这种方法对提高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在《聊斋》中积极鼓励士人“弃儒从商” ,但他仍持“右儒左商”的态度 ,“从商”的目的仅仅是士人为了摆脱自身的穷困 ,尔后重新实现“儒业”的理想。蒲松龄主张儒商在经商活动中不失“儒家品德” ,这无疑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聊斋》中对“儒商”的致富过程叙述过于简略 ,看不到“儒家品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作者毕生投身举业而缺乏商业活动经历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