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8篇
社会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餐桌文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西方文化的面子观差异从餐桌文化中可以管窥一侧。中西餐桌文化从餐桌氛围、劝酒文化、点菜习惯及餐桌话语都体现出中西文化的面子观差异。虽然中西餐桌文化在人际交往中都注意到了面子,但由于历史条件、文化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两种餐桌文化表现出不同的面子观文化。中国人在餐桌交际时往往采用积极的面子策略,体现了以群体取向为主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西方人在餐桌交际时侧重采用消极面子策略,体现了以个体意识为核心的面子特征。面子文化只有差异,没有对错与优劣之分。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尊重并包容面子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2.
针对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存在的非理性问题,本文从社会根源、伦理规范和逻辑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阐述了“平等互利”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内在规定性,阐释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是现时期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理性内涵,阐明了“主观为人为己、客观利人利己”是大学生应积极追求的价值现,并对颇为流行的或“左”或右的价值观进行了辨正。文章意在探求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发展有三种状况 ,即无独立性的人、片面独立的人和自由个性的人 ,它们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是在个人与整体的不同关系状态中产生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不仅显示了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种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与整体的关系 ,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 ;而且揭示了只有在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 ,个人才能获得自由个性 ,从而为当代提倡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从人性、道德目标、评判尺度及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共通性 ,这种共通性是两种不同理论 (集体主义 :批判、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形态。功利主义 :维护、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的理论形态 )建构过程的“交合集”,它表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功利主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但集体主义仍然是主导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5.
法秩序中的所有问题最终都将归诸于其中的人像.宪法人性尊严的人像主要包括个人主义和人格主义的人像.我国既有宪法的人像继受了前苏联宪法的团体主义模式.当下"以人为本 "的提出与践行为重构我国宪法的人像提供了契机,我国宪法未来的人像应当以人格主义为借镜超越个人主义和团体主义人像的束缚.  相似文献   
46.
杨婕 《现代妇女》2014,(7):294-294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re one of the core values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ummarize the conception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nd single som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wo different ideologies in order to clear up the misunderstanding which exists in today's view of individualism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essence of individualism will be concluded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ism.  相似文献   
4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传统的人生价值观遭到冲击,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封诸多质疑。本文从市场经济的社会性特征分析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合理性结合,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性特征为集体主义提供了现实性条件,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有助于实现集体主义的目标,同样,集体主义有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8.
王玉云 《南都学坛》2004,24(1):103-10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重义轻利"规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大致走向。毛泽东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是对"重义轻利"传统价值观的直接拒斥,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空想到科学的转折;但后来毛泽东在处理"义"与"利"、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向"重义轻利"传统观念的回归。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以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立足点,既反对极端的集体主义,又批驳个人主义,从而走向了个人与集体的联合。  相似文献   
49.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的根本对立 ,二者在世界观、经济基础、价值体系和实践效果等方面有着根本区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应划清个人、团体正当利益与极端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适度消费与享乐主义、金钱意识与拜金主义三个界限  相似文献   
50.
以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为指导,提出并阐释高校教师思想建设的三大主要内容:思想信念教育是核心;集体主义教育是基点;师德教育是重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