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557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When a researcher enters an interview, she has already construed it as being a standard type of communicative event. This article considers how a researcher's construal of a communicative event as either an ethnographic or survey interview shapes the 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Interview standards entail epistemological assumptions that directly inform the type of information sought and produced. I consider this process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elicitation techniques I employed in survey and ethnographic interviews conducted during research in Mexico. I draw on theory in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on the nature of meaning in language, examining how dialogicality and interaction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strual of communicative events.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能否交际化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外语课堂所培养的交际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弱式”交际能力的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荀子从建构“群居和一”的交往共同体出发阐释其礼乐美学思想,礼、乐、诗作为共同体整合的文化资源而被其赋予“先王之道”的价值权威。情性的约束规范是荀子礼乐美学交往论内涵的中心话题,他倡导“情文具尽”的交往,追求礼义与情性的平衡美和礼义所建构的秩序美。荀子深入阐释乐的交往和合审美内涵,强化“乐”对君子品格美的培养。《诗》承载着礼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具有深刻的交往意义。荀子礼乐美学中的交往论思想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性。  相似文献   
14.
李静 《民族研究》2007,3(6):22-32
民族交往伴随着民族共同体变迁与发展的整个进程,是构成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民族关系也是通过民族交往具体实现与体现的.本文从阐释交往、民族交往出发,论述了作为人类普遍心理与行为的民族交往及其对社会结构变迁的意义,认为民族的交往内驱力、民族交往认知、民族交往情感、民族交往意识,以及民族交往行为是构成民族交往心理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和经验的重要基础,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起重要作用。协商作为语篇语义系统的重要内容,是隐喻实现人际功能的重要途径。隐喻的本质与理解过程决定了其本身意义的协商性;同时,交际参与者可以通过选择何种表达方式推进或中止对某一隐喻的协商,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隐喻作为一种间接话语是推进协商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交际中,交际参与者通过协商确定隐喻的含义并以隐喻为交际策略保证协商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的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关于中医的中外交流日益增多,而对中医的翻译却又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其难点主要在于保证医学信息的正确与完整的同时,又要将中医中文化内涵准确地传达。本文试图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新译论,将医古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大维度进行分析和说明,以期为医古文翻译的障碍找出解决办法,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商务领域中,商务文本犹如架起建立国内乃至国际间各商家的桥梁,所以商务文本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将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商务文本中商务函电、商务广告以及商务函电这三方面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晚期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新自由主义以启蒙的继承者自居,对启蒙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表达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并从普遍主义出发主张西方社会的现在预示了所有非西方社会的未来。”而“后现代主义则以启蒙的批判者自居,现代化的社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或者呈现出一片‘白色恐怖’(利奥塔),或者简直就像一座‘大监狱’(福柯)。”哈贝马斯的观点既不同意新自由主义对现代性的那种乐观和肯定的态度,又不同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那种悲观和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竞的事业”。或者说,他的思想始终是在对启蒙的热情赞美和严词谴责之间寻找一个稳固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交往能力在个体终身成长中的作用显著,家庭是影响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境。本文通过对一则典型案例的调查访谈,梳理分析,揭示了在一个孩子交往行为发展进程中家庭因素的变化,以及可能对幼儿交往行为造成的影响。鲜活生动的事例便于身处其中的幼儿父母、幼教工作者们对照反思,以获取实用的育儿心得,对培养幼儿交往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交际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三个方面,构建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