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9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193篇
社会学   3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意识形态是这个时代的哲学主题,人们对这个时代的思考愈深入,就会愈益自觉地汇聚到一个焦点上,这就是意识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转型涉及这样几个重要问题: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过程中形成哪些社会思潮及其思想论争;意识形态转型有着怎样的理论选择、现实基础,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历程与观念变革。中国私营企业主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的历史命运,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私营企业主从批判到允许再到鼓励、从消灭到培育再到引导的理论转变,这一社会历史现象是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重要维度,它标示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经历了从"革命型"到"建设型"再到"和谐型"的两次历史性转型。  相似文献   
92.
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和传统秘密社会是出现于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两类社会问题,二者之间尽管有着组织上的非公开性、文化上的反正统性、价值取向上的反政府性等相似之处.但在产生的背景、来自正统社会的反应、社会性质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决不能随意将二者相提并论,甚至混为一谈。对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除恶务尽。  相似文献   
93.
清朝晚期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出版法规<大清印刷物专律>,在此法规之下出现了三种文学传播路径:主流的、民间的和边缘的.民国初年又制订了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出版法>,对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压制和规范等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中国传统自然之德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之德、尊重生命的仁慈之德、与天地参的参赞化育之德、寡欲节用的节俭之德,为我们今天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我们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创造性地应用转换中国自然之德传统,从中获得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有益的因子,这是我们今天进行公民道德建设中所面临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95.
梁漱溟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阐述这一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并联系现实,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梁漱溟教育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6.
伴随当地女性对女书学习兴趣的变化,女书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透过"女书"的失落,看现代女性教育,认为女性教育须融入主流社会;应成为完善人的素质,释放生命潜能的活动;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获得全社会支持的体系等,现代女性教育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会因历史使命的转换与时空条件的变迁而构成不同的话语系统,这些话语系统除了含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外,在内容与形式上皆有自己时代的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化"至少应实现两大话语系统的转换:一是由"革命"到"建设"的话语系统转换;二是由"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话语系统转变。这两种转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过程中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系统向符合中国实际的实践话语系统的过渡。  相似文献   
98.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别复苏到话语自觉,从父权解构到主体建构,从女权理论到文学实践,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生成、发展、流变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内容。在这一强劲思潮的推动和鼓舞之下,当代女性文学的话语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女性写作新的审美机制得以初步建立,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和人格价值亦得到进一步体认,实现了自五四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之后的又一轮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女权启蒙。  相似文献   
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的宣传与践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进行探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In this essay, I suggest that artistic production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the Canada-US border during the late-twentieth century when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ccurring to dominant understandings of Canada in relation to North America. Focusing on the medium of video art, I trace the sustained engagement of Canadian contemporary artists to respond to and comment on the move towards continental integration through free trade. I contextualize my discussion in relation to trade developments that opened Canada’s border with the US, such as the 1989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nada-US Free Trade Agreement. This agreement, along with the later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led to increasing continental integ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well as hope for hemispheric integration with the subsequent negotiations towards the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mericas. With attention to works by Lisa Steele and Kim Tomczak, Eva Manly, and Clive Robertson, I foreground cultural contributions to redefining the Canada-US borderlands. Here, I chart the artists’ intention to echo narratives of the border’s porousness and address the power dynamics between the Canadian state and its trade partners. Examining themes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I point to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production in assessing the borderlands and, more broadly, histories of free trade in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