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54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489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2920篇
社会学   265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5 毫秒
61.
在蒋捷词的研究中,其词派归属和艺术风格历来是众说纷纭的焦点.从语言层面对蒋捷词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后,不难发现蒋捷坚持的是"本色当行"的词法,抒发的是泛着冷光的寂寞情怀,追求的是幽深婉曲的艺术效果.他与姜夔和吴文英有着较深的艺术渊源关系,所以其词从总体上讲并非所谓"豪放词"之余韵.  相似文献   
62.
服装制板、打板在实践应用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服装企业生产的角度,阐述了服装制板、打板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了针对不同情况与要求如何快速、准确、合理地制板、打板,以便为服装生产企业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技术服务,促进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契合的产物。在五四自由诗运动时期,我国一方面从西方译介了大量散文诗,另一方面很多作家和诗人参与了散文诗的创作,使我国散文诗迅速完成了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文体成熟进程。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是我国散文诗进入自觉状态后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涌现了一批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而且形成了比较粗略的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64.
文章探讨了新徽派建筑的类型和特征,对新徽派建筑的作品进行了评析。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徽派建筑的四条主要探索途径及成因,着重论述了它推陈出新的内涵和美学特征以及对新地方风格建筑探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5.
日本早在 16世纪中叶就从西方吸收外来语 (主要是指从欧美各语言中吸收到日语里的词汇 )。外来语引入伊始一度采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来书写 ,很混乱 ,直到二战后才统一为片假名 ,国语审议会还规定了由字母转化为片假名的规则  相似文献   
66.
科技文章的翻译须以严密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宗旨。随着语言学科的发展,人们有更客现、更全面的方法来分析和评论译文。本文通过对译文《天空的色彩》语域特征和语域标志的分析,认为其做到了科技文章文体和行文方式的对等,意义相符和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67.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网络文学的文体学创新进行研究,认为网络文学的文体创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体裁创新、语体创新和风格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不同的文体特征。它们赋予网络文学以生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徐志摩的情诗是他爱情生活的留痕,《我等候你》是他对陆小曼痴情的见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徐志摩的爱情观、生活观,即追求爱、自由与美;也体现了他的艺术观,即诗歌的目的不是表现政治理想,而是抒发内心情感。这首诗按情感的自然流动分行,不讲究压韵和格式的整齐,具有浓厚的散文风格,同时兼具绘画美与音乐美,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一首抒情诗之一。  相似文献   
69.
理雅各英译儒经的特色与得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雅各英译儒经是汉学界和翻译史上纪念碑式的作品,理氏译本在阐释、翻译、注释、绪论、文体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译者忠于原作、贴近原语、善为读者考虑;但理译也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7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 coping resources, social support, external coping resources, job stressors and job strains in a sample of 110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employees undergoing a major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The study expanded on a model suggested by Ashford (1988) by defining another category of coping resources that employees may draw upon to deal with the stressors and strains which occur during major organizational changes. External coping resources were defined as those which provided employees with a sense of 'vicarious control'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ersonal coping resources, social support and external coping resources had a direct effect upon job stressor and strain levels. No 'buffering' effect of these coplng resources was fou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external coping resources added to the prediction of job stressors and strains even when pertonal coping resources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entered first into the prediction ques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