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18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1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729篇
理论方法论   253篇
综合类   4010篇
社会学   208篇
统计学   2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高等教育产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等教育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对高等教育价值的不正确的认识,是产生这些消极影响的重要原因。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继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2.
自主创新在本质上属于企业战略层次,因此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也应该是影响企业战略的一般因素,即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导向和企业文化。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而言,自主创新在微观层面就是指企业能动性的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型技术创新最能体现出企业技术创新的自主性。从企业导向的角度而言,自主创新是以企业家为导向的企业家精神"自主"特性的体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价值的实现的统一过程。自主创新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内隐文化影响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则是通过外显文化进而影响内隐文化。  相似文献   
73.
面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西方现代伦理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的三元并行现象,我们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文化,而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以'马'为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多元一体,整合创新"的方针,让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文化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起主导作用;让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由平等精神在经济领域发挥激励作用;让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通过这样的分域、分层整合,使这三种伦理文化各得其位,各显其能,扬长避短,整合创新,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深入推进的改革开放、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运动、日益深入的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5.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基本走向。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这一命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依据社会现实本身这一主旨得以成立,并由此而开展出其研究的全部路径、方法和问题领域。马克思把哲学置于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以及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活世界基础上,实现了哲学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历史性变革。现实生活世界理论对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两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发展,具有相同的主脉: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等方面,都是始终如一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发展模式以及实现现代化的依靠力量和具体方式等方面,邓小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获得教训与启示,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7.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scientists, managers, lawyers, public policymakers, and the public must decide how to value what is provided by, and is a consequence of,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Western” scientists have clear definitions for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ecosystems provide, we contend that these categories do not encompass the full totality of the values provided by natural resources. Partly the confusion results from a limited view of natural resources derived from the need to monetize the value of eco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 parts. Partly it derives from the “Western” way of separating natural resources from cultural resources or values, and partly it derives from the false dichotomy of assuming that ecosystems are natural, and anything constructed by man is not natural.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previous assumptions, and suggest that because cultural resources often derive from, and indeed require, intact and unspoiled natural ecosystems or settings, that these values are rightly part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distinction is not trivial because of the current emphasis on cleaning up chemically and radiologically contaminated sites, on restoration of damaged ecosystems, on 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s, and on long‐term stewardship goals. All of these processes depend upon defining natural resources appropriately. Several laws, regulations, and protocols depend upon natural resource trustees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on trust lands,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circular definition that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ose resources that the trustees feel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Where subsistence or tribal peoples are involved, the defini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broadened to include those ecocultural attributes that are dependent upon, and have incorporated, natural resources. For example, a traditional hunting and fishing ground is less valued by subsistence peoples if it is despoiled by contamination or physical ecosystem degradation; an Indian sacred ground is tarnished if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is degraded; a traditional homeland is less valued if the land itself is contaminated. Our argument is that intact natural resources are essential elements of many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is aspect requires and demands adequate consideration (and may therefore require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7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族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而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影响力,则是因为它无处不体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无处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9.
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主流、经济的杠杆、文化的中枢,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政治文化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政治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加快政治文化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0.
李大钊是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中国革命新时代的伟大先驱。他在短暂的革命历程中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他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并为之而献身的牺牲精神,他认识和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他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艰辛探索等,对新时期人们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