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43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14篇
理论方法论   213篇
综合类   812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但无论是言志说还是缘情说,都只是对诗歌的片面认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算是较为完整的诗论。但二者的关系却并非是平行的、对等的,即二者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而是因为它们在纵深向上,在不同的层面上揭示了诗歌的产生及其本质。对于诗歌的产生而言,言志说揭示了其充分条件,缘情说则指出了其必要条件。而对于诗歌的本质而言,从言志说到缘情说,是人们对诗歌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流到源、由表及里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2.
栗原小获、伊丹才让、南永前三位当代少数民族诗人诗作的外部风格的共同点是对本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诗作整体热烈,激情豪迈。又由于诗人的生存环境,所受本民族文化影响的差异等原因,诗作呈现的语言风格十分别异。三位诗人诗作文本的文化超越性是诗作抒情主体所袁现的人类之爱,是抒情主体在诗中所表现的超越民族、超越个体的文化关怀和文化命运感。  相似文献   
73.
钢琴演奏首先取决于审美情感,它表现为演奏中不同的情感状态。而这一切都受到个人内心活动与必要条件的制约、支配,具备了这些内、外在条件,才能最终实现审美情感的完美表达  相似文献   
74.
情感是人类主体对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具有消极和积极的双重属性,积极的道德情感对人的良好的道德品格的形成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既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促进思想品德知行转化的重要环节。为此,基于情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提出了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75.
"梦蝶"寓言历经千载有着极为丰富的阐释,然条分缕析,大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解释抉发其梦幻之义,因其中多羼杂着浓烈的情绪感受,故称之"情"的体验。第二类解释则从"梦蝶"寓言中寻绎出万物变化的道理,故称之"理"的思致。第三类解释以齐物之境解读蝴蝶梦,故称之"境"的领悟。三种解释路向各有其合理之处,自成一说,但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而且它们在理解的层次上是有高低之分的。  相似文献   
76.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 to self‐injury behavior in youth. Mostly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eventy people who self‐harm or who have self‐harmed at some point in their lives, it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daily self‐injuring. It shows that this practice consists less in the self‐harm in itself than in a liminal emotional state, composed of several successive steps, and that self‐injury makes sense because concerned individuals subjectively see it as the most practical of known activities for releasing emotional troubles, then maintaining the interaction order surrounding them.  相似文献   
77.
诗发性情之和。诗人性情之产生与出现 ,常常与他生活的社会时代与政治环境紧密相关 ,并直接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谢灵运生活在晋宋交替时期 ,士族政治地位的下移 ,给他的心灵带来了种种创伤和忧愤 ,为此 ,他在政治上曾作过努力的奋斗 ,但失败了。他的诗歌创作便是在这种境遇下展开的 ,因而具有强烈的士族感情色彩 ,忧时悯世 ,慷慨凄婉 ,孤寂冷峻的情调。  相似文献   
78.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和谐教育体系。亲情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亲情教育对大学生增强忠孝意识和关心能力、顺利步入社会有重要作用,对建立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别墅作为现代高档的住宅形式,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有其自身的个性。而现阶段别墅庭院的景观设计还停留在表层的物质阶段,缺乏对人精神方面的关怀。本文从别墅庭院的情感内涵入手,挖掘人的情感需求,探讨现代别墅庭院中情感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80.
在今天的台湾文坛上,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陈映真正在二十年如一日地和民族分裂主义进行着斗争,他是台湾思想文化战线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战士。他的小说创作建立了民族文学的风格,充满着深沉的民族主义内涵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他表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台湾的"内心"。陈映真是台湾新文学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