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66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78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1577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贽诗歌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童心说” ,在诗歌创作中也实践着自己的文学主张。他的诗歌以抒发真实的思想感情为主要内容 ,自述身世 ,咏物抒怀 ,亲情流露 ,甚至事佛之作 ,都服务于思想感情的表达。诗歌语言通俗朴实 ,以“俗”见长。诗歌形式不拘 ,话随情至  相似文献   
92.
文化背景和语言表现是体现作家个性的标志,作家应该摒弃“媚俗”与“媚雅”的束缚,立足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皈依于自我的精神家园,不断在人物的塑造和意境的开拓上,创作出读者喜欢的作品。面对热闹、新奇迭出的文坛,作家们应该持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93.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民族高校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要求,使民族高校成为培养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用型人才的摇篮,成为西部开发和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辐射源。  相似文献   
94.
由于传统“忠实”的局限性和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现代理论的生成,产生了对忠实的动摇和丰富,只有让“忠实”更有弹性,更立体灵活,不再作为创造的对立面而存在,才能成为有实际意义的、能解释翻译现象的标准。  相似文献   
95.
寓言精神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汤显祖在创作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热情,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他的戏曲创作具有强烈的寓言性。“临川四梦”就是其寓言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6.
谢脁乐府诗大部分作于前期,多有创新之处.他自造新题,且有赋题之举,尤其是对旧曲的题目、内容、句式等作了多方面的改进.谢脁乐府诗内容丰富,更以鼓吹曲内容的创新为特别,且无当时盛行的俗艳之作,在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反映了"永明体"的特点.谢脁对乐府诗的极大关注,缘于时代氛围的影响,同时也由于他本人致力于对时人拟乐府古题的反拨.  相似文献   
97.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建设先进文化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8.
该文以黄庭坚在宋神宗元丰三年到元丰六年(1080-1083)知江西吉州太和县事所写的诗歌,探求黄庭坚在 初为地方官时的爱民情怀,及其在任上创作的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他作诗“以故为新”,“点铁成金”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99.
德国当代著名女性小说作家伽比·豪普特曼于近年创作的三部女性小说《找一个阳萎男人过日子》(1995)、《只有死男人才是好男人》1996)和《床上的谎言》(1997),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小说以两性冲突为中心,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和间接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系列"追求和谐的两性关系"、具有坚强意志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德国新女性形象.伽比·豪普特曼在女性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强者性格的尼娜、卡门和乌尔苏拉,正感应了德国主流的审美心理,她所创作的女性小说因而也成为统一后德国文学中最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00.
屈原骚怨心境的生成源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境,其"骚(忧)"有二:得不到国君信任之"忧",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之"忧";其"怨"亦有二:楚王昏聩之"怨",群小谗陷之"怨"。诗人以神话思维方式,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抒写内心的骚怨情怀,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与诗人所生活的楚地盛行巫风、巫文化有关。骚怨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骚怨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