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26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online group-pricing mechanisms for seller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e option of selling only to individuals. We formulate the demand for group buying and individual buying (GB and IB,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utility a consumer attains from each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wo specific types of externalities unique to our problem. First, we assume that consumers receive positive “network effects” from GB, i.e., they obtain utility from shopping with others becaus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ollective support. Second, they encounter a negative externality of group buying because of inconvenience costs and delays in receiving the products. The two types of externalities lead to distorted demand, which in turn affects prices and profits. We analyze the optimal and equilibrium strategies for a seller operating in monopoly, duopoly, and multiple-firm competition. We derive the equilibrium strategies and show the existence of a Nash Equilibrium under competition of multiple firms.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positive network effects from group buying often outweigh th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rising from costs.  相似文献   
32.
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特点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呈现出并购金额巨大、增长速度迅猛、发达国家在并购出售额和购买额中居主导地位、以水平及善意并购方式为主要特点。推动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因,既有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发展等宏观原因,也有谋求经营协同、财务协同、获取并购战略价值、操纵市场等微观原因。面对此浪潮,我国应积极更新观念,加强立法,改善环境;以顺应并利用跨国并购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3.
陈宪 《科学发展》2010,(7):48-64
产业跨界融合是生产力进步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要条件,它给上海新一轮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同时也赋予其极大的发展机遇。服务业发展,既需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也要推动服务行业间的融合发展,增强服务业自主增长能力。然而,上海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产业扩散和融合的障碍性因素。透彻了解产业跨界融合的涵义、具体形式及其影响,设计符合产业跨界融合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规制框架,从优化产业融合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和促进产业融合这一新型产业创新的顺利发展,是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理论界和决策部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4.
2008年金融危机使许多国际著名企业陷入破产边缘,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外贸B2B电子商务公司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摆在众多中小企业眼前的是如何面临如此严峻不明朗的经济环境,求新求变改善现状,是关系到的其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电子商务在外向型中小企业订单骤减、客户倒闭情况下,该如何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35.
分析跨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的决策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主要是基于利润的考虑,而到底是采用跨国购并的方式还是采取新设投资的方式是综合权衡二者成本与收益之后进行的决策。通过对购并的价格、运用低技术时企业的垄断利润和新设投资的净利润等因素的考虑,跨国公司会最终决定进入东道国的模式。  相似文献   
36.
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是教育服务贸易的一种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大力发展。近现代中外高等教育跨境合作办学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外国教会机构在中国独立办学、中国在境外办学、中外大学联合办学。近现代中外高等教育跨境合作办学的历史给今天带来的启迪是:应强调双向互补;确保质量,树立精品意识;应意识到肩负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沿着跨国民族问题从边疆到边界到边域的历史变迁进程,反思和考察跨国民族研究的理论视角问题,提出了边域建设的模式及其对和谐世界的建构意义,并探讨了跨国民族研究的思路创新与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38.
跨界危机的兴起及其对公共管理者的新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全球化与现代科技等因素的推动,当代危机越来越具有跨界性质。与传统危机相比,它们跨越地理界限、功能界限和时间界限。它们影响多个行政区,破坏各政策部门的功能与关键基础设施;它们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升级迅速,在扩散的过程中变幻莫测;它们给人类造成危害更大,而且影响更为深远;它们对公共组织合法性基础构成的严峻挑战远远超过了以前,使公共管理者尤其是政府领导者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9.
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差异、文化差异、政治差异、教育差异等,是对个体国际流动最具吸引力的因素。其中经济差异是造成国际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政治差异对于跨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文化差异是造成语言类学生跨国流动主要因素;高等教育差异表现在入学率、教育质量、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方面。只有结合经济优势,文化差异、政治差异、教育差异才能对跨国高等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风险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尚未完全出现转机、全球跨国并购投资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逐渐增加。其动因主要包括抢占国际市场、突破贸易壁垒、获取战略资源、提升技术能力等方面。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风险,包括政治、社会、法律等外部风险和信息、资产、财务等内部风险。因此,我国企业需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包括制订国际化发展战略、客观评估东道国的环境、重视并购协议、注重整体融合、完善生产经营整合、选择合适的支付手段,以提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安全性,增加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