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总体诗学建构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西方中心论",故消解"西方中心论"就成为总体诗学建构的前提。但是,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存在着不同的实践偏重。对于西方学界来说,引入他者眼光、跨文明眼光成了重中之重;而对于中国学界来讲,寻求诗学话语的自我身份、形成对非西方文化诗学话语的多元关注,则成为总体诗学寻求的最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2.
人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生物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存在。遗传信息使人具有了人类的大脑和躯体,文化环境使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的人,遗传信息和文化信息互为因果,交织在一起共同规定了人的存在。由此,心理学家们对文化心理的研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从跨文化、超历史、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到现今的本土化研究。文化心理学正试图对心理特征和状态作出越来越多的解释,尽管这种研究还存在一些方法上的问题和困惑。  相似文献   
53.
关联翻译理论和英汉谚语跨文化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谚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英汉谚语的成功翻译不仅涉及到语义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关联翻译理论强调"交际信息"的传达,为解决英汉谚语跨文化翻译提供了最佳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4.
浅谈企业激励与跨文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爱华  邓域 《东方论坛》2007,(5):123-12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探讨企业激励的效果问题日益迫切和富有现实意义,跨文化管理成为企业激励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文化不同造成了中西双方对激励的理解、选择、接受的不同,必须在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寻求提高激励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内容不足的问题。在对三套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教材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教材除了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的表达方式之外,还应以“第三位置”视角为出发点选择文化内容编入教材,帮助学生找到“第三位置”视角,从深层实现双向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6.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认为跨文化适应是不确定减少或控制焦虑在起作用,焦虑和不确定减少和定型观念、有益接触、共享网络、族间态度、文化相似性、文化身份和二语能力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合这七个方面论述"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的适应理论在跨文化适应培训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7.
在广告跨文化传播中,国别文化元素的运用和表现至关重要,该文以获2010年纽约广告节金奖的《水墨篇》为个案,对其中所使用的具体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的分析,总结出了在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元素在国际广告中的使用技巧,包括巧妙使用红色、追求水墨效果、中国元素的世界性语言演绎、以及价值观与广告元素的使用禁忌等。  相似文献   
58.
在第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将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与柏拉图的"和谐"(harmony)、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论"(Pre-established harmony)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视角与方法颇具启发意义.但是,在对<论语>基本范畴的理解与阐发上,也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59.
在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文化全球化进程也随之飞速发展。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共生以及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沟通的世界景观 ,使得跨文化交际无处不在。文化全球化不仅拓宽了跨文化交际领域 ,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还给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站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素质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
本文阐述跨文化和区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对职业价值观提出新的观点,同时对职业建构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