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43篇
社会学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宗教多元论"的主旨是界定各传统宗教间的关系,把各传统宗教纳入"同等有效"和"平等"的范畴,进而为宗教的长远发展建立一条可行的原则。对穆斯林学者而言,"宗教多元论"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本文在尝试解读穆斯林学者传统观念里的"宗教多元论"的意蕴的同时,与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做几个层面的比较。同时,当代穆斯林学者对"宗教多元论"的回应也值得我们审慎的思考,从而使我们对"宗教多元论"的前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2.
法律意义标志的诠释学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晖 《求是学刊》2002,29(4):67-74
法律是人类通过规则所构筑的意义体系。然而 ,当人们对法律意义进行诠释时 ,所得出的法律意义每每大相径庭。这反映了在法律意义的理解上 ,“只要有理解 ,理解便会不同”的道理。那么 ,如何寻求法律的意义 :有人主张通过追问法律的合法性寻求其意义 ;有人主张通过品读立法者意志寻求其意义 ;有人主张法律的意义就在于法律的文本 ;还有人主张法律的意义在于人们通过对法律的对话而形成关于法律共识。文章站在诠释学的立场上 ,对如上法律的意义标志作了学理解说 ,以证成法律意义标志多元的诠释学理由  相似文献   
43.
林安梧强调,本质主义引起了方法学上的谬误与错置,治中西哲学不能陷入"本质主义"的圈套。例如,不能说中国人没有自由意志,先秦儒家就很重视自由意志,只是后人把它磨损掉了。他倡导"后新儒学",提出"约定主义",主张通过"五证"的方法回到原典,使中国文化在学习民主科学中起调节作用。欧阳康认为,哲学的本性就是对话,但在中国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处于独尊地位,对话一度困难。1978年以后,哲学界最大的进步是哲学本性的恢复,走上了对话之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自己学术化的发展方向,并且与"西马"相比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还应继续倡导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邓晓芒认为,我们现在还谈不上反本质主义,本质主义实际上是理性精神,是一切对话的平台,中国历来缺少它。儒家的自由意志只是现象,其本质上并不尊重自由意志,只是把规定好了的东西(如天道等)让人去选择。这些问题离开本质主义都说不清。郭齐勇认为,哲学最重要的本性是宇宙论式的终极关怀,这是中西哲学沟通的平台。中国哲学中的天道是自由意志的前提,而西方基督教的上帝、康德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同样也是前提。除了理性之外,"智的直觉"更重要,它是生命和实践的学问,与马克思实践哲学也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44.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宣言的提出,翻译学者展开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学科探讨,包括“文化转向”在内的多种“转向”论缤纷登场。本文试图通过爬梳并厘清部分“转向”论的实质,指出目前翻译研究中学科融合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应关注学科内外的对话与共建,保持翻译学科中借入与输出的均衡,真正做到与其他学科互利互惠。  相似文献   
45.
伽达默尔认为,对文本的理解其实就是一场对话,而真正的对话是具有前提的:积极意义的前见和双方平等的关系。在对话过程中,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对话呈现出问答式的逻辑结构。虽然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十分精巧,但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并不那么简单。因此,他的对话理论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6.
借鉴英语语言教学中普遍的"Dialogue"(会话)课程,在中国语文课堂中普遍地开辟"会话"教学。努力营造交际情境,利用一切手段,来达成交际情景的创设、虚拟、选裁和借助,回归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本真风貌,使语文教学回到轻松、自然、本真的状态上来。会话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组成。中国语文会话教学的教材编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来自最大众化的语文实践。(2)会话教学要采用科学的分级制。会话教学,应以师生心灵的开放、互动为核心,以民主、平等原则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会话的过程为重点。会话教学,始终体现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对语文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师生关系新视野——平等·对话·沟通·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二元对立的哲学认识论根源着手 ,剖析了传统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局限 ;并在现代哲学和各种文化思潮如解释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的启示中寻找师生关系的新视野 ,从而建构平等、对话、沟通、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8.
会议报道几经改革,但传播效果仍不尽人意。抛开新闻体制等宏观方面的阻碍不谈,对话精神的缺失可以看作是会议报道最大的瓶颈。本文从会议报道的现状出发,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了会议报道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立足对话精神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分析了伦理的不同建构方法,认为针对中国经济变革的现实,中国商务伦理发展最需要的是过程性方法.由于中国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在过程性方法上的不足,因此建立中国商务伦理对话机制,对平衡社会冲突和满足经济变革中的伦理要求十分必要.确认不同主体的话语权,遵循一定的话语规则,应用论证性的话语内容,确保大众媒体话语权空间,建立类似于伦理委员会的对话自治组织,是建立有效的商务伦理对话机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0.
《庄子.秋水》中“知之濠上”所云,学者少有确论。本文以“知之濠上”一段叙述为例,尝试梳理庄子学说的认识论含义,认为“知之濠上”具有五种可能的解释,其真义是对形式逻辑方法的抛弃和对直觉认识论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