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270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504篇
社会学   16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82.
清末民初国家和社会针对日益增多的女性犯罪,先后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这对控制女性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由于防范方法的失当,救济机构的不完善及救济措施的不健全等原因,当时各种防治措施并未能有效地减少女性犯罪。  相似文献   
83.
Welfare and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 manifest different goals, cultures, values and working methods. In Australia, the welfare sector has a culture of empowerment and concern for victims’ rights, within which social workers focus on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rast, the criminal justice sector (police) is patriarchal and para-military in structure, focusing on enforcing and maintaining community order and safety. These differences can create tension when social workers and police need to work as partners in response to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particula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from bikie gang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issue of partnerships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police when working with abused bikie-gang women. It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recent research into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such women in South Australia, in conjunction with a brief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social work and police cultures, and partnerships. It concludes that whilst there is a great need for genuine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police in the complex context of domestic violence with links to organised crime, the cultures and mandates of these different professions make this difficult.  相似文献   
84.
罪刑应当均衡,但是实然与应然的状态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仅看"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情节的量刑,轻重没有明显的不妥,但当与其他同等量刑档次犯罪及其情节相比较时,便会发现存在着罪刑不均衡之嫌。是本罪的该情节量刑轻了,还是他罪的量刑重了,亦或其他?这是罪刑均衡理论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具体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85.
网络游戏的道德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道德层面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强调“扬善”而不是“惩恶”的道德评价模型及其应用,以期对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提供积极的指导和监管,同时引导游戏者选择适宜的游戏,从而促使网络游戏产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终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86.
在刑事犯罪领域中通过构建科学的法治理论,贯彻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实践是当代犯罪学和刑法学研究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而对于犯罪研究及其方法论而言,法治立场的建构却面临着许多任务。为此,必须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犯罪研究方法论的逻辑起点、以对犯罪现象的实证分析作为刑事立法科学化的客观基础、以对犯罪研究的规范分析作为刑事司法客观化的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犯罪研究的发展,以期实现我国刑事犯罪领域内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87.
1920-1926年的北京女性犯罪,因为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通过对这一时期女性犯罪的数量、类别、女犯的职业、受教育情况及婚姻家庭等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女性生活的艰难。特别是对这一时期的平民女性来说,犯罪有时便成为她们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8.
利用法制剧集传播法制信息是一种新途径,它不仅有广泛的受众和影响力,而且能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不少法律常识。然而它又具有一定的缺陷,需要更加规范的管理和约束。  相似文献   
89.
关于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定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应注意理解"不报或谎报"、"安全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等客观方面的构成要素;本罪与其他安全事故犯罪发生关联适用时,应数罪并罚;本罪与滥用职权罪或玩忽职守罪发生关联适用时,应以本罪论处;本罪属于过失情节犯,而过失情节犯是存在一定的内在冲突的,将本罪规定为过失情节犯属于立法缺陷,因此有必要将本罪中的"情节严重"修改为"造成严重后果",即通过抛弃情节犯、规定过失犯的危害结果要件来完善本罪立法.  相似文献   
90.
当前,对刑法第306条规定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妨害作证罪设置合理性受到众多质疑,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在立法技术上,犯罪主体具有特定指向性,罪状具有模糊性和宽泛性,第306条与其他条文出现竞合;二是在立法价值上,本罪设置具有职业歧视性,并且违背立法理念。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三:废除本罪或者修订主体和罪状;建立和完善律师惩戒制度;转变观念,确实保障律师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