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0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管理学   56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2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15篇
丛书文集   1327篇
理论方法论   499篇
综合类   8047篇
社会学   733篇
统计学   6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765篇
  2012年   700篇
  2011年   761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824篇
  2005年   787篇
  2004年   777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50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纵观萧红的一生,漂泊是她无法逃脱的命运,漂泊感也就成了她终生化解不开的情结.由此产生的漂泊意识浸润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成为她表现生活的独特视角,因而成就了萧红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乃至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恒久的艺术魅力.究其形成的原因,又是与萧红童年的生活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危机紧密相关.本文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具体阐释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2.
本文依据持久收入理论,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计算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以确定收入的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非收入要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得出中国农民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中的持久收入而与暂时收入关系不大的结论,而其它非收入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3.
在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元化趋势中,伴随着高校收费政策的实施,学生资助问题成为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在国际高等教育投入和学生资助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和学生资助提出政策建议。争取除学费外的其他社会投入应成为中国进一步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重点;在确定高等教育学费时应兼顾培养成本和人均收入水平;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44.
创业企业的成长动力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业企业的成长,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创业企业由成立转向成长,"持续创新"的动力起到关键作用。从企业成长的资源决定论出发,分析由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创业者、信息、风险资金、技术或管理成果等等组成的创业企业成长的动力系统。不确定性往往会给创业企业的成长动力带来"侵蚀"效应。进行"战略因应式"变革或创新,是应对不确定性,保证企业持续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5.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美术教育以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及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新标准要求下的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相比,教学过程具有学生中心性、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师生互动性、美育性、兴趣性和个性性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6.
艺术的本质在于其精神性,从艺术和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中去确立划分艺术形态的标准是符合艺术本质的.按照艺术所包含的精神内容的不同,艺术形态可分为神性艺术、人性艺术和理性艺术,以丰富的艺术史例可以说明其特征.  相似文献   
47.
Approximation formulae are developed for the bias of ordinary and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Dummy Variable (LSDV) estimator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Results from Kiviet [Kiviet, J. F. (1995), on bias, inconsistency, and efficiency of various estimator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J. Econometrics68:53-78; Kiviet, J. F. (1999), Expectations of expansions for estimators in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some results for weakly exogenous regressors, In: Hsiao, C., Lahiri, K., Lee, L-F., Pesaran, M. H., eds., Analysis of Panels and Limited Dependent Variabl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99-225] are extended to higher-order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with general covariance structure. The focus is on estimation of both short- and long-run coeffici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per modelling of the disturbance covariance structure is indispensable. The bias approximations are used to construct bias corrected estimators which are then applied to quarterly data from 14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Money demand functions for M1, M2 and M3 are estimated for the EU area as a whole for the period 1991: I-1995: IV. Significant spillovers between countries are found reflecting the dependence of domestic money demand on foreign developmen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 plausible long-run effects are obtained by the bias corrected estimators. Moreover, finite sample bias, although of moderate magnitude, is present underlining the importance of more refined estimation techniques. Also the efficiency gains by exploiting the heteroscedasticity and cross-correlation patterns between countries are sometimes considerable.  相似文献   
48.
《易大传》总结了先秦时期的朴素辩证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取得了独特的成就。主要是:发展了阴阳概念,使之上升为表述事物对立同一关系普遍原理的哲学范畴;研究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着重揭示了对立双方的交感、和谐是生命流程之创造、发展的根据;赋予辩证发展观以价值意义,并提炼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健行”精神,从而对于人生意义具有重大影响。这就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朴素辩证方法的理论基础,使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9.
浅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市场的存在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的压力是英国工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因。英国可资利用的市场规模远较欧洲其它国家的市场大,这大大便利了英国工业品的生产与销售。英国市场的性质也有助于工业再生产的进行。  相似文献   
50.
唐代题画诗审美时空的层次构成具有多重性,它融合了客观物理时空和中国画时空的特性,成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审美时空。在唐代山水题画诗中,诗人对画面时间二度审美,将画面凝固性的时间转化为永恒性和超越性的时间,给画面时间赋予了生命意识内涵。唐代山水题画诗中的空间则具有广远性和包容性的审美特点。广远性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诗与画在空间意识上的相通,包容性则不但体现了诗人对绘画空间的二度审美,而且折射出诗人主体对外在空间驾驭、掌握乃至与其融合的理想。唐代山水题画诗隐逸的诗旨和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迷茫心态,体现了中国画时空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审美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