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02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229篇
社会学   16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张君劢,最具特色的思想成果是他所谓的"修正的民主政治"。张氏这一思想成果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虽然具有即时性的历史合理性,但在学理上却存在诸多缺失。尤其在自由与权力、政治与经济和政治与文化之关系问题上,由于其文化保守主义倾向,许多提法和致思的理路都有问题。  相似文献   
92.
协商民主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和传播,使其越来越受到政治学界和政治活动家的重视。作为民主政治制度的新转向,协商民主制度具备以“公共理性”为基础的柔性协商特征,因此在中西不同的政权组织体制国家内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深入探讨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与中国议行合一制度中的协商因素,对两者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对位分析和比较研究,有助于突显协商民主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3.
公民是民主国家中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理念,中心任务是培养公共理性,宏观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4.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形式,经历了从雅典直接民主到近代代议制民主的漫长发展过程。直接民主最符合民众的普遍期待,却因太过理想化而未能在现实的政治土壤上生根发芽。代议制民主虽然借鉴和吸纳了直接民主思想的合理部分,并获得了实践的可操作性,但仍存在实质上的少数人专政以及阶级立法等缺憾。透过民主的历史足迹,对当下的代议制进行解构发现,代议制包含民主与独裁两个动态的因子,面对具体公共事务,民主制下也存在独断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5.
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光清 《学术探索》2006,1(1):12-17
政治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应是:抓住机遇,多向推进,民主为本,稳中求变。  相似文献   
96.
郇庆治 《文史哲》2007,(1):157-163
生态可持续性理论和审议民主理论,对环境公民权的基本设定与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是一种生态主义政治理论,而后者是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一种时代拓展。但在对环境公民权概念阐释的内容与方法上,二者存在着很多理论衔接点或相近点。更为重要的是,二者都可以理解为生态政治理论家和民主政治理论家试图借助环境公民权这一概念,在各自领域中推动一种有利于可持续社会目标实现的理论努力,虽然不能过高估计它们所蕴涵的社会绿色变革潜力。  相似文献   
97.
全球化是一个复合、多层次的概念,其发展必然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研究领域必须对全球化这一客观进程给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加以正确评估和审视.对"政治全球化"语境下政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该语境下民族认同、国家主权和民主政治的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辩证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8.
佟德志 《文史哲》2005,(2):162-166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然而,就两者关系,我国学术界却存在着普遍的争论,形成了和谐共生论与冲突均衡论两派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就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亦存在着民主为本和法治优先两种不同认识。为了调和两者的矛盾,一些学者提出了法治民主政体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9.
西欧各国共产党结合自己对发达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思考,在战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政党民主建设即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如何发展国内和国际党际民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政治文化涉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范畴;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双重要求.在如何培育民主的政治文化、加强民主的本土基础方面,包括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内的不少中国现代思想家们提出的一些思路为我们今天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