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30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778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文章认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要求 ,而且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及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2.
论老庄道家的道德教化方法及其文化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历史上 ,老庄道家作为儒家的对立面和补充者 ,其“以事论理”、“以物施教”、“以史为鉴”的道德教化方法曾经使自己的学说有着很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而这些化民之方既依赖于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 ,也与施教主体个殊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
积极推进高校统战工作 ,必须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自觉性,真抓实干,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统战工作中始终如一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国内外环境和党自身状况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总结我们党80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不是三句话的简单相加,而是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具有内在联系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它贯串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对其它新观点、新思想具有统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十六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如果说,"特殊性"是卢卡契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的话,那么"日常生活"就是它的基础性范畴。弄清"日常生活"的意义、地位、特征及其与人类诸认识形式之间的关系,对于解读卢卡契的美学思想具有一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培育法制观念相对于整个法制工程而言是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西方法治思想源远流长,而中国人治思想极为丰富。当前中国官方和民间存在着法制观念的诸多障碍:官方视法律为管制民众的工具,持片面的"秩序观",对法制采取"机会主义"和"便利"态度,盛行官场"潜规则";民间"情"重于"法",迷信"关系",缺乏权利观念和争讼意识。官方和民间的观念障碍又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培育法制观念既是渐进的,又是紧迫的。  相似文献   
97.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它的提出,既是对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一种政治呼应,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政治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98.
晚清早期驻外公使在走出国门办理夷务的过程中,警觉到变革时代的来临,为了挽狂澜于既倒,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用夷变夏"的主张,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倡西学,变革封建经济.  相似文献   
99.
“科研育人”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高校的育人方式,目前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主要有“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种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科研育人”的提出,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科研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影响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3.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增强学生识假辨伪、反对迷信愚昧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6.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国内外的一些高校已在科研育人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学习.“科研育人”应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需要学校、社会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的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0.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尚美时代"。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战争频繁、仕途艰险、生死难料,黑暗动乱年间的文人名士深切感受到了前途的渺茫,理想的破灭,从而放任性情,追求眼前享受,对各种美产生了狂热追求。玄学与佛学的传入,使这一时期的审美标准趋向多元化,注重从美的角度对人的个性、情感和才能加以品评。西晋文人潘岳无论其俊秀姿容,还是其性情与文采,均符合当时审美标准。另外,潘岳自身善良重情,对母至孝、对妻专情,亲情感人、友情真挚,做官清政为民,其勤政爱民的事迹至今仍为后人传颂。中国历史上才貌双全的俊男虽然众多,像潘岳这样能够生活在尚美时代,能够符合审美标准,能够如此至情至性的俊男却屈指可数,因此,无论时代审美观如何变化,他都将是中国的美男符号,是中国理想美男子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