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本文以辩证法为方法论,以接受美学为解读作品的理论依据,从批判、质疑、尚真的思维习惯和以自我为主体的个性阅读与写作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证语文学科的创新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二者是相辅相承交错完成的。  相似文献   
82.
客家方言与周边方言的关系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一个关于客家话与周边方言的关系词比较研究的初步成果。通过查询相关的方言词典加上本人的本字考证,我们初步得出客赣关系词184个,客闽关系词215个,客粤关系词226个。  相似文献   
83.
Hopper&Traught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法化"斜坡"。其中屈折词缀阶段很多人认为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但随着方言调查的深入进行,我们发现现代汉语中同样存在屈折词缀阶段,但表现与英语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4.
本文主要从语音方面对十余年来的巴蜀方言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其成绩与不足,以期有利于巴蜀方言语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5.
以西路秦腔、迷胡、陇剧等为主的西秦地方戏曲,吸纳过滤关陇方言,进而确立西府方言方音影响而衍生的粗犷豪放和婉转抒情并重的特点,不仅与中路秦腔并行传播,又在近百年的现代秦腔发展史上派生出许多名宿流派。追本溯源,从西路秦腔所采用的"岐、宝、凤"方言方音至今仍保留于京剧演出中的现象似可想见:正是承袭了兼融关陇方言特质的"西秦腔"根脉,才使"西、中路"秦腔奇葩竞相绽放;再从其唱词的韵辙变异与唐诗类比探析:由西而东一统中原的秦人早就已将秦风"雅言"推向全国,周秦发祥地的西府方言方音很可能是自秦汉以来的官语及文字应用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86.
陈立中 《云梦学刊》2005,26(4):115-118,136
客家话随着客家移民于明清时期进入湖南以后,在新的环境下,声母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如部分中古全浊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字今念成不送气音;古泥母字与来母字在各地分混不一;一些地方出现了舌面前或舌尖后、舌叶音;有一些非端组字声母念成舌尖中塞音;平江客家话还有送气塞音、塞擦音浊化的现象;一些非见晓组字声母念成舌根音或舌面中音,等等。在对湖南客家方言的这些声母演变现象逐一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
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代词用法和代词语音演变的考察以及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比较,详细论证了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表现为第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远指代词在用法和语音上具有衍生关系;(2)古汉语代词“其”是现代南方某些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共同来源;(3)作为指示代词用法的“之”在上古并非表示泛指,而是一个典型的近指代词。  相似文献   
88.
汉语方言的南北差异及其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云起 《齐鲁学刊》2006,(1):158-160
汉语方言丰富多彩,方言之间呈现出多种差异。研究方言差异的目的不是要区分不同方言之间的优劣,而是要通过对各地方言的共时比较和历时发展确认不同方言之间的文化关联。考察方言的差异对于不同方言区之间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浊音清化的次序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现代方言和零星的语音史材料看 ,汉语中的浊音清化依音类字类的不同而有先后次序之别 ,且分三种类型 :1.以发音方法为条件 ,擦音先清化 ,塞擦音次之 ,塞音最后清化 ;2 .以声调为条件 ,或仄先平后 ,或平先仄后 ,有多种子类型 ;3.以字类为条件 ,常用词或方言固有词先清化 ,非常用词或书面用词、外来词后清化。语音史上的浊音清化可能也因方言及音类字类的不同而有先后之别 ;现代汉语方言中浊音清化后不同的送气类型应该是中古以来不同的清化方式及条件使然  相似文献   
90.
论汉语方言词汇的构词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言之间或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词汇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构词差异。构词差异三个方面:语音方面的差异、语素方面的差异 、构词类型方面的差异。各方言在不同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