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62篇
社会学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卓筒井是11世纪中叶四川井盐生产者发明的一种新型钻井技术。从工艺本身来看,无论是钻凿工具、井身结构,还是扇泥和汲卤技术,卓筒井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科技发明。这一工艺的出现,对于明清时期小口深井的开创,以及对世界近代钻井技术的发明,都起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宋代四川卓筒井的诞生,是中国乃至世界钻探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72.
火电厂常通过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达到节水的目的,一些机组凝汽器铜管因此产生了腐蚀问题。通过实验,分析了陕西某电厂循环冷却水中的铵态氮对凝汽器铜管的腐蚀影响。实验表明,为较好地控制腐蚀速率,应使铵态氮浓度控制在6mg/L以下。  相似文献   
73.
明代盐业为封建官府严格控制,是支撑王朝运转的重要物资基础。山东盐业生产达到了较高水平,盐业运输在山东物资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中期以后,山东盐业生产和运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74.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生态旅游的航空母舰”——川黔渝生态金三角发展休闲旅游的重要意义和优越条件、同时提出了该区古盐道与休闲旅游联动开发建议,期望能为相关区域的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5.
《元丰九域志》户口、铸钱监和盐产地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丰九域志》政区基本上为元丰八年之制,说明其于元丰三年成书后,又经修定。但其户口、铸钱监的年代均为元丰二年,盐产地的年代则为元丰元年或二年,和政区的年代不同,应是初成书时的原貌。  相似文献   
76.
浙江是中国产盐大省,留存着非常丰富而又多姿多彩的盐业民俗。这些盐业民俗可以分为盐生传说、盐产崇拜、盐业祠祀三个方面,反映了浙江地区在盐的起源、盐的生产以及与盐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习俗极具特色,是浙江作为中国产盐重镇的表现。  相似文献   
77.
低温及负温混凝土施工所用混凝土外加剂存在质量问题,如氯盐量、硫酸钠掺量过高、外加剂质量差等,给建筑工程带来极大隐患。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外加剂制生产企业、施工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必须采用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现存的盐业契约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在盐业契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具体插手盐业契约事务很少,其签订的依据、股份的承担与划分、纠纷的解决等都是依据已成惯例的“井规”或“厂规”,抑或当事人自己的约定,因此怎样约束双方的行为、监督契约的顺利履行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中证人制度的设计与适用为盐业契约的订立、履行和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保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深厚的法理依据,从法律特征来看,作为“私证”范畴的中证人制度是现代公证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对现代公证制度具有重要的促进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9.
对谣言传播机理、传播因素、动因进行了研究,探寻了防谣、治谣、止谣等谣言阻隔机制。  相似文献   
80.
川盐入黔是贵州历史上食盐消费的主要方式。历史上贵州的盐业状况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上贵州地质上缺乏盐产、交通闭塞;社会因素方面贵州地域处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边缘地区,以及经济落后、民众购买力低、政府的政策失误等。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带动了赤水河流域经济、交通、文化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社会互动的历史,反映了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探索这一盐运古道和盐运历史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