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壁画的数字化过程包括图像采集、图像修复、图像转换、数据库发布四个阶段。虽然古代壁 画的著作财产权已过保护期,但壁画的数字衍生品并非全是原作的复制品。以保存信息为目的的壁画图 像采集行为仅构成复制,不产生新的著作权。而壁画的虚拟修复视不同情况,则可能创作出新作品,也可 能构成复原或对原作品的修改。对原作的修改应建立修改审核机制,从而确保对原作的尊重。修复后壁 画图像的格式转换和缩放也仅构成复制。古代壁画的数字化过程反映出了计算机辅助环境下独创性的 部分认定标准。认定智力劳动成果的核心标准是操作的不可替代性和对原图像视觉要部的更改。基于 文物数据库的特殊性,对此类数据库的保护在遵循著作权法规定的同时,还应延长保护期,允许合理垄 断,扩张合理使用的范围,以及保护合作开发者的特殊权利。  相似文献   
62.
刍议数字化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图书馆的诞生,是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结果.较之传统图书馆,它不仅在资源管理、存储技术和组织形式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而且查询快捷,可以开展多种服务,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3.
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 ,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与创新。数字图书馆就是变革的产物 ,文献信息数字化及信息交流网络化是其变革的外部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更新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等几个方面就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学术期刊数字网络化中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期刊数字网络化中主要存在数字媒体与作者之间、数字媒体与期刊之间两方面的著作权问题。作者著作权合法转让问题已引起业界的关注,期刊著作权在数字网络化过程中的丢失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期刊特色是期刊的生命,也是期刊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应当受到保护。建议网络服务者采取技术措施链接期刊各自已有的网页,使期刊有卜特色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66.
数字时代的中国镜像数字化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电影 ,将电影带入一个革命性的新时代。它从媒介层面、放映层面、制作层面、创作层面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电影人在心理上和技术上做了相当的准备 ,开始了高科技的漫漫征程。中国电影正在这场挑战中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7.
由于音乐艺术是由声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审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非理论性、非语义性、非自然性以及必须经过人的艺术性创造才能完成其成果转换等特征,使音乐教育成为一种对特殊符号系统的认知及其“二度创作”的实践过程。因此,现代化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应用方法的成功构建成为音乐学学科发展和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主要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双重背景上,揭示数字化技术对我国诗学的深刻影响及其所涉猎的理论问题。具体从数字化时代的诗学语境,数字化媒介的网络文学,数字技术下的赛博空间等三个方面,探索在数字化媒介时代诗学理论观念转型和学理变迁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69.
从长尾理论对数字资源和读者服务的启示着手,介绍了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扩展的途径,以及对数字资源的推介方法,如:应用widget软件、网页上构建rss、网络资源导航、馆藏专题服务等,最后指出建立读者信息库,向读者推送信息是深化读者服务、提高文献使用效益的必需途径。  相似文献   
70.
2007年8月13日至1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古籍数字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应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对古籍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因此,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古籍数字化进一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