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25篇
社会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张晚林 《阅江学刊》2011,(3):90-94,139
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是培养人之德性并使人生发践行动力的教育,所以,这种教育不是职业性的知识传授,职业化的教育模式于此是无效的。但现代大学之教育模式正是西化传统的职业化教育,因而使得人文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濒临失败。要挽救这种失败,必须重视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模式。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继天传道立教。由此而师严,师严而道尊,道尊而民知敬学。只有这样,现代教育才能达成其人文教育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2.
试论人格榜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样特有的人格品质所带来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鼓舞着人们向着榜样的目标发展。道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组成部分,传统的道德教育不等同于人格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人格教育的全面性,道德教育无法替代人格教育。人格榜样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健康人格、道德人格、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集体”导向的公共卫生干预理念主张在公共健康和公众福利受到威胁时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应受到必要的限制,而“个人”导向的公民自由理念主张在俗世社会中任何行动的权威只能来源于有行为能力的道德主体的同意。两种观念的对立反映出在公共卫生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张力。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应该将公共健康放在优先位置,同时应该用“人的生命尊严”作为边界限制。  相似文献   
10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异化劳动”和“商品拜物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兴起,这一过程中,人被异化,尊严被剥夺.异化是指人的存在及行为都不能被自我所掌控,表现出与自我的疏远和对立.尊严是人作为人的存在被自我和他人承认和肯定.人的异化及尊严感丧失,造成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在现代社会的盛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尊严与异化理论,提供了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尊严和异化的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5.
尊严已成为生命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新词汇.西方传统思想上对尊严的理解,因强调人与动物之间存在鸿沟、凸显人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使“人的尊严”概念盛行.但在当代动物解放运动中,“人的尊严”受到了质疑,引发了关于动物是否也有尊严的伦理争议.支持者将尊严的载体扩及动物,一种主张动物尊严独立于人的尊严;另一种则主张动物可以分享人的尊严.有感受能力的动物具有完全的道德价值,应当像对待其他人类存在者那样同等地对待动物.虽然动物和人均具有感受能力,但两者属于不同的物种,拥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动物无法享有与人相同的道德地位和尊严.从否定物种差别的利益平等考虑原则来论证动物尊严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06.
宪法是人摆脱神权、王权和其它桎梏的革命产物。近现代宪法的形成过程,也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过程:从资产阶级革命所倡导的“人人生而平等”成为立宪指导思想,到当代确立的“以人为本”的制宪观,人始终是宪法的灵魂和目的。宪法中的人是自由的人;宪法中的人是享有人格尊严的人;宪法中的人是享有权利的人。充分保障和实现人的自由、人格尊严和权利,是近现代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世界宪政史就是一部人的自我发现史,也是一部人维护人的自由、人格尊严和权利的斗争史。  相似文献   
107.
当今被广泛使用的尊严一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从古罗马时期起源,经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再到启蒙运动时期,直到现当代,其涵义是逐渐变化的。相应地,其在伦理学上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尊严一词主要用于宗教和哲学领域,其涵义相对固定,侧重于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尊严,即强调每个人自己要追求理性和道德上的卓越,使自己获得尊严。这种尊严在人和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个人对自己的尊严负责。在现当代,尊严一词主要用在政治、法学、生命伦理领域,虽然它被用来作为人权的基础,然而其涵义却是相当模糊和不确定的,侧重于每个人作为人类一员生而具有的高于动物的固有的尊严,这种尊严是人人平等享有的。别人要对自己的尊严负责。今天,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人的尊严理念受到全面挑战,如何回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保障、捍卫和促进人的尊严”是当今政府与社会的基本理念,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的理论前提是对“人的尊严”概念进行准确的把握。就国内外学界对“人的尊严”的界定及其演变的研究进行综述,并鉴于康德的尊严观对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影响,重点综述了学界对康德尊严概念的解读与研究;指出已有研究成果分歧的焦点、遗留问题及以后努力的方向,以期为当下关于“人的尊严”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多种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9.
“黄金大米”事件的曝光引发了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法学思考。在该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中,参与试验学生的尊严、生命权、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都受到了一定的侵害。现阶段,我国存在着许多违法的生物医学人体试验,这严重侵害了受试者的权益。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法律对人体试验进行规制,人体试验中受试者权利易受侵害,而通过市场的外在调节,难以达到有效规范人体实验、保护受试者的人权的目的,因而需要制定专门的《人体试验法》。该法律应该以保障人的尊严为原则,以受试者人权保护为核心,同时在程序上应执行伦理委员会审查和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双审制度。  相似文献   
110.
新时期思想大解放、人性大反思的历史文化机缘,触发了一大批女作家对"女人无史"的历史过往和性别依附的现实境遇发起前所未有的追问、质询,她们醒悟到"跪下的女人才把男人当作天上的星";她们以不可侵犯又勇于担当的先锋姿态,以不避艰难的承担生命分量的女性散文写作,为全体女性寻找着通往尊严的路径,发出了现代女性人格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