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1 毫秒
31.
否定句型是英文的重要句型之一,但同时也是中国读者学好英文的难点之一。对典型例句的分析,探讨其歧义产生的根源和消除歧义的办法,既有趣又有用,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32.
Ibne Saud  M.Z Khan 《Statistics》2013,47(1):161-164
An axio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formation theoretic quantity is given using only two axioms. In particular, this quantity contain PEARSON'S chi-square statistic and some other useful measures  相似文献   
33.
The generalized empirical likelihood (GEL) method produces a class of estimators of parameters defined via general estimating equations. This class includes several important estimators, such as empirical likelihood (EL), exponential tilting (ET), and continuous updating estimators (CUE). We examine the information geometric structure of GEL estimators. We introduce a class of estimator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lass of minimum divergence (MD) estimators and show that there is a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is class and the class GEL.  相似文献   
34.
生态权利观的多元聚焦与差异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法学不仅视生态权利为人权的组成部分,也把它当做生态社会中其他权利的基础。生态政治以社会正义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以广泛的权利为前提的个人和社会的生态责任。生态哲学所强调的生态权利是以认同自然界的权利为基础的人的权利。多元生态权利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态权利的对象性规定、生态权利的主体性界定、生态权利的代表权确立等几个方面。只有回到生态权利的原始发生地,通过对生态权利观的根源分析,才能整合观念差异,以获得共同同意的、从而具有普适性的生态权利观念。  相似文献   
35.
徐蔼婷 《统计研究》2008,25(12):79-84
 NOE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收支差异法的估算途径,一方面重点探讨了国民账户收支差异法对中国NOE估算实践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根据社会资金运动规律,考察了住户部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提出了从单个机构部门估算NOE规模的方法——微观差异法。最后,运用新方法实现了1985—2006年中国NOE规模的估算。  相似文献   
36.
自我尊重保护策略的理论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20年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围绕自我尊重以及个人公开形象保护策略所做的探讨。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识与自我觉察以及自我提高与自我保护方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对这些理论与研究的讨论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有关自尊问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37.
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为代表的政府公共支出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投资以其对总需求的直接效应,对私人部门经济生产成本降低的间接效应,以及以其道路网络的溢出效应,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而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供给,在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这种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上的差异加剧了我国地区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要改善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应该从如何发展落后和贫困地区的道路基础设施入手。  相似文献   
38.
教学过程中同异反教学信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信息的处理已经成为现代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课题 .试用SPA理论 ,对教学信息作了同异反分析 ,以求抛砖引玉 .  相似文献   
39.
西部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少,城市间距大,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西部主要城市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西部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该通过对主要城市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构建不同级次的城市发展轴线,确立西部城市发展的重点,从而为西部城市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0.
对我国是否出现两极分化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华 《求是学刊》2002,29(5):65-71
中国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矛盾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程度。不同的学者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判断标准 ,对中国是否已经形成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要对收入差距的状况做出客观认识 ,必须要有客观的标准。把静态标准、动态标准、居民心理承受力标准和政治标准综合起来分析后认为 ,尽管收入差距已经使贫富差别出现 ,并有继续扩大化的迹象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 ,仍在社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并没有形成两极分化。当务之急 ,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